男孩儿在刘家的地位反而优越于她,更不眼气他的闲在。九岁的男孩儿和十岁的女孩儿,想要互相表达好感的话,大人的眼睛是监视不住的。有天宝顺又发烧了,刘家两口子一块儿为宝顺到县里去。那男的去请教他会算命的朋友预言个安慰。那女的去为儿子抓药。于是九岁的男孩儿和十岁的女孩儿可算得着机会在一起说话儿了。小琴什么活儿也不干了,没完没了地对他尽说尽说。说她长大后,总有一天要从刘家逃走,才不肯做他们的儿媳妇呢!十岁的少女说到伤心处,嘤嘤地哭了。九岁的男孩儿就替她擦泪,劝她别太伤心,发誓将来陪她一块儿逃……
她说“你发誓了我也不信!”
他问“那怎么你才信呢?”
十岁的女孩儿轻咬下唇想了想,忽然又眼珠一转,神情极其庄重地说“只有咱俩拜了姐弟我才信!”
九岁的男孩儿瞪眼瞧着她,困惑地又问“我不是已经叫你姐了吗?”
她说“那两回事儿的!拜了,就你心里有我,我心里有你了!不拜,姐呀弟呀的,随口叫叫罢了。全村许多男人女人间,不都这么叫的吗?你以为他们就真是互相放在心上了呀?”
他说“可我不会拜啊。”
“我会!我见过大人们怎么拜的。”
于是十岁的小琴便拉着九岁的卓哥的手儿双双跑进杂仓房,她将三根细柴棒儿插在粮囤里,扯卓哥和她并身跪下,一起对着粮囤磕头。
她说“天爷爷地奶奶,都给我俩作个证!我俩今日拜姐弟,以后我心里有他,他心里有我。我俩谁若是变心,天爷爷降雷劈,地奶奶塌坑埋!”
她说一句,卓哥跟着学一句。拜过后,卓哥问小琴“以后,你就真是我一个姐了吗?”小琴说“那当然!是你一个比亲姐还亲的姐!”卓哥又说“那我往后在这世上有一个亲人了呗?”小琴以大人那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肯定地说“对!我往后在这世上也有一个亲人了!”她忽然抱住他,在他脸蛋儿上亲了一下。自从母亲死了,卓哥第一次被人亲。这九岁的男孩儿并没觉得害羞。恰恰相反,他感动得想哭……刘家两口子回来后,不知为什么,对小琴的态度显得异常阴冷。这使小琴心里格外恐慌,处处提心吊胆,也使卓哥替她忐忑不安……
那年端午节,村人们照例互送粽子。刘家照例支使小琴去送。该送的人家多,小琴一个人拿不了。卓哥自告奋勇,要求和小琴一块儿去。刘家两口子犹豫了一下,答应了。两个孩子出门前,刘家女人亲自替小琴重梳了一遍头,重编了辫子。还翻出一条粉绫子为小琴在辫梢结了一朵辫花儿。而且,找出套新衣裤和一双新鞋让小琴换上。离开她几步端详了她一番,又往她脸颊上擦了淡淡的胭脂;往她眉心点了一个圆圆的小红点儿。于是在卓哥看来,他暗装在心里的这位小姐姐,就跟年画上的小神女一般好看了……
两个孩子合拎着一篮粽子走出刘家后,卓哥对小琴说“你爸妈……”
小琴立刻打断他“再不许这么说!他们不是我爸妈。”
卓哥顿时缄口,默默走了几步,忍不住又说“你公婆……”小琴站住了,挑眉瞪着他,生气地说“他们更不是我公婆!姐告诉过你的,姐长大了早晚要逃离刘家,逃离你们紫薇村的!”卓哥也有点儿生气地说“反正从今天看,刘家对你也挺好的!”小琴不愿和他这个拜过了的小弟弟拌嘴,打鼻孔里哼了一声。两个孩子就都心情不悦起来……送粽子送至某一家,那家女人欣赏地瞧着小琴问“哟,这么漂亮哇。谁打扮的你呀?”小琴低了头回答“宝顺他爸、他妈。”那家女人又问“小琴,你究竟愿意是他们女儿呢?还是愿意他们是你公婆呢?”小琴不抬头,不吭气儿。那家女人似乎从她的样子感觉到了些什么,俯下身问“小琴,他们对你究竟好不好?你心里别存顾虑,说实话。他们如果对你不好,全紫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