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司礼监(2 / 3)

大阁老 离之渊 3515 字 2021-05-12

,只是有冯保隔在中间,倒也都慢慢冷静下来,没有了再动手的意思。

陈洪冷冷地看了李芳一眼,一甩袍袖扬长而去。

李芳则向冯保感激道“今儿个多谢冯公公了,否则还不知要闹出什么笑话来。”

冯保笑了笑,说道“李公公哪里话,是李公公给咱家面子。”

“今儿个就劳烦冯公公把奏章呈给皇爷,咱家有些疲倦,便先走一步了。”

“李公公且去。”

李芳走后,冯保一人在司礼监大堂中自言自语道“此二人不足为惧,只待滕祥那老家伙退下来后,内相之位,必为咱家取之。

原来,自前不久掌印太监滕祥病养后,三位秉笔太监心思都开始活络开来。滕祥年事已高,难以理事,这掌印太监的位子自然就要空了出来。

按着资历,冯保是最有资格接任有‘内相’之称的掌印太监的。他于嘉靖十五年便已入宫,并从内书堂科班出身,乃是根正苗红的内翰。凭借着出众的才学及一手傲视群宦的书法,冯保从内书堂‘毕业’后,就一直在司礼监中的各个下设机构中打转,并于嘉靖三十九年升管文书房,任司礼监秉笔太监。今上登基之后,他更进一步,接替滕祥成为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并提督东厂、御马监,是实打实的内廷‘次相’。

陈洪是滕祥的干儿子,滕祥则是嘉靖最信任的太监黄锦门下,黄锦恩养之后,滕祥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因此陈洪也得以晋为秉笔太监,并仍掌着御用监事。相比于冯保,陈洪虽是资历有些不足,但其一意媚君,深得隆庆心意。

至于李芳,则是裕邸旧宦,从龙太监。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隆庆登基后,也由裕府总管太监转为秉笔太监,并提督上林苑,兼掌内官监、神宫监。

冯保虽是资历深,为内廷中的二号人物,但因为嘉靖皇帝不信任太监,认为太监只能做做服侍人的工作,将批红权牢牢抓在手中,再加上当时的内阁过于强悍,都是夏言、严嵩、徐阶这些老奸巨猾之人,所以司礼监的诸位仁兄就像是拔了牙的老虎,被废了武功,每天除了在内阁票拟过的公文上打勾之外,屁都不敢放一个。以至于到了隆庆朝,司礼监的太监们还是低调的很,不敢对政事指手画脚。

于是专司造办宫廷中一应御用之物的御用监便脱颖而出了,你不用太监帮你处理政事,但吃喝拉撒总得有人管吧?日常用品总得有人送吧?这就像《渗透》中的许忠义一样,掌管御用监的陈洪,在内廷中权势也越来越大,虽没有冯保那般根深蒂固,但也不在冯保之下。

而内廷和外廷不一样,虽说也讲究资历,但各主事太监的位置,主要还是看皇帝的心意,毕竟太监只是皇帝的家奴而已。在在大明朝,再有权势的大太监,其命运也只在皇帝的一念之间,而非像唐朝那般,权力大到可以将皇帝视为傀儡,甚至行废立之事。他们只有寄身皇室,依主子而为根,方能安身立命。倘若有一朝被皇室主子所弃,便如断根之树立刻枯烂而死。

……

陈洪出了司礼监,便直往滕祥居住的小院,滕祥乃是宦官之首,在宫中有一个单独的院子。

“干爹可好些了吗?这么晚来找您,真是孩儿的罪过。”陈洪一边扶着滕祥坐起,一边轻轻拍着滕祥的后背,又替滕祥揉捏按摩,手法很是熟练。

滕祥舒服的眼睛眯了起来,好一会儿才说道“老了,晚上总睡不下觉,倒正要个人来说说闲话。说吧,遇着什么事儿了。”

“好叫干爹得知,李芳那杂碎真不是个东西”陈洪愤愤地向滕祥说着说着李芳的事。

滕祥听陈洪说完,有些恨铁不成钢道“你呀,还是这么沉不住气。跟了我这么久,讨好主子的本事是学到了,可其他却一样没学,指望你为我养老送终,我还真是有些不放心呢。”

陈洪全无在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