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畅通无阻。”
显然,张居正早已将考成法思考成熟,难怪在登上首辅之位不久后,就立即推出考成法。
以张居正的智慧,不可能不清楚此法推出会从上到下得罪大批官员,仍毅然为之,这便是真正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
怀着对老爹的敬佩之情,张敬修提醒道“此法虽好,但天下官员反对者必然众多,且其中也有不少弊端。”
张居正眉毛一扬,对儿子所说‘反对者众多’不以为然,而是问道“有何弊端?”
张敬修分析道“父亲所言考核官员之实绩,需以量化为准。以赋税为例,要求地方上缴一定数目的赋税,并以此层层考核,直至州县,然赋税何来?民也。若真严格考核,地方官员为求合格,怎免得了横征暴敛?再者,也难保官员不会上下沆瀣一气,弄虚作假。”
因张敬修所说,以考成法向地方考核赋税征收,正是张居正心中所想,使得他古井无波的脸上有了些变化,不由得用手指一下一下地敲着桌子,思考起来。
良久,张居正才说道“向民征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听老爹这样说,张敬修忍不住打断了他的话,说道“民本已不堪重负,若真层层考核,负担终将落于平民百姓身上,如此一来,民何能得安?”
张居正改革中,考成法和一条鞭法,虽暂时解决了朝廷的财政危机,但对于百姓来说,在层层摊派之下,实则更加重了负担。
张居正瞪向张敬修,沉声道“纵使不对地方严加考核赋税征收,民间负担又岂少了?更何况,其中大部分还被地方官吏中饱私囊。”
张敬修道“儿有一问,不知父亲可否为儿解惑?”
张居正喝道“有话就说,何必故弄玄虚!”
见老爹发怒,张敬修却施施然问道“父亲觉得我朝积弊根源在何处?”
张居正沉默了。
张敬修自顾自说道“土地兼并?抑或是吏治腐败?或许吧,但更根本还在于历朝历代皆有的‘宗藩制度’和‘优免制度’。我朝厚待宗室,堪称历代之最。如今,光是供奉宗室支出,便已达天下赋税十之二三。另外,士大夫可优免赋税,与宗室乱象同,皆为土地兼并主要成因。所谓‘水可载舟,亦能覆舟’,若所有负担皆摊派于百姓,纵使一时中兴,也必不能长远。因此,此二弊不除,想要富国强民不过只是镜花水月罢了。”
其实,最根本的还是那世袭罔替的封建制度,以及那禁锢人心思想的程朱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