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名将之悲(2 / 2)

肉而食,朕起兵危城之间,三十年辗转,筚路蓝缕,幸苍天不弃人心未厌,大唐有中兴之势,今朱逆犹窃据中原,朕养甲兵三年,当扫平天下,重振大唐昔日之盛……”

一封檄文在李巨川抑扬顿挫的腔调中念出。

所有人都屏息凝声,生怕漏听了一个字。

直到李巨川念完,才半跪于地。

“诸位,大唐扫平天下之时至矣!”

如今的大唐已经不需要隐忍和苟且了,放眼天下,还有何人可敌?

汴梁不过是在苟延残喘。

李存勖有与大唐一争长短的雄心壮志,可惜这个时代已经不属于他。

历史上的他,在失去张承业、周德威的辅佐之后,并没有比朱友贞强上多少。

河东更像是一个放大的军事集团,武力固然强盛,然而并没有走出大唐的痼疾,也没有解决这片土地上根本矛盾。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刀子能解决表面问题,但深层次的问题需要统治者的智慧。

很可惜,李存勖曾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却并没意识到时代的命运向他呼啸而来。

也许他是一个战无不胜的战神,但却并不具备卓越的政治智慧。

在李晔的调整后,唐军分为四路,李筠、高行周进攻许、郑,朱瑾郝摧进攻颍、陈,李神福进攻徐泗,然后席卷山东。

李晔自引大军至唐州,以为后援,以备晋军的变动。

前后动用十八万正兵,各地辅军近三十万。

这便是大唐国力爆发之后的力量。

泰山压顶,无可撼动。

当年朱温二十万大军横扫河中窥视关中的恐惧,李晔还给他的子孙。

出兵当日,长安百姓全都出城送行三十里,很多人都流着热泪。

李晔骑在马上,心中亦是感触良多。

如果不是关中百姓的支持,他也走不到今天。

春耕之后,沿路一片生机勃勃,关中二十里一村,三十里一镇,平静而祥和,并没有因为行军而慌乱。

路过城池,也只在城外安营搭寨,秋毫无妨。

对这场战争的结果,李晔并没有多少疑虑,就算没有李存勖在河北牵制,汴梁也扛不住唐军的打击。

魏博对李存勖是熟透了的果子,同样,梁国对大唐也是熟透了的果子。

李晔七万大军、十万辅军浩浩荡荡东出,瞬间就震动了天下。

行至唐州,逆梁各地的投降密信像雪片一样飘来。

李晔没有丝毫兴趣,很多人只是为了保住继续吃香喝辣的权力。

他们投降也好,顽抗也好,都无法改变此战的最终结局。

就像无论王彦章多么忠勇,都无法改变汴梁覆灭的下场。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