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挥刀自宫(2 / 3)

“兴绪所言甚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罢,就让刘仁恭父子试一试梁军的刀锋。”

郭崇韬脸上却浮起一抹愁容,“留后,此事应快速禀报大王,令都将军不可妄动。”

李存勖听到都将军也是眼神一黯,他在北面风生水起,都将军李克宁在南面也不差,兴修水利,鼓励农桑,招抚流民,晋军在一系列的大败之后能喘过气来,李克宁功不可没,在境内深孚人望,成为李存勖潜在的竞争者。

兄终弟及,在这乱世里并不是什么奇事。

起身突厥别部的沙陀更是早有这种传统。

李克宁的资历远在李存勖之上,身边聚集了一批将佐,如李存颢、李存实等将,皆手握兵权。

“宝剑藏于鞘中,人皆不知其锋,而一旦出鞘,剑气冲于牛斗,河朔皆平。”郭崇韬似乎是在说当前的晋军,也像是在说人。

河朔局势的确如郭崇韬所言,晋军没有介入,史仁遇再投刘仁恭。

刘仁恭没有任何犹豫,休书太原,约李克用会猎魏博,李克用依旧按兵不动。

刘仁恭急不可耐,此时契丹人正在大肆北攻女真,卢龙没有北顾之忧,大举南下,起大军七万,以养子赵霸为前锋,刘守光为左军,刘守文为右军,自引中军入德州,眺望博州。

罗绍威大急,求援汴州。

但此时的汴梁以刚刚经历大战为由,粮饷不足,拒绝出兵。

卢龙军见梁军不动,一拥而入,围攻博州。

磁州史仁遇配合卢龙军南下攻相州。

不得已,罗绍威以境内资财粮草迎奉梁军,朱温这才派遣王彦章领一万大军北上,汇合魏博军、朱汉宾、高季兴三军合击卢龙军。

河朔风云正式拉开序幕。

长安,刚刚结束秋收之后,李晔便召开了一次财政大会。

这几年虽然新取了南阳盆地、江汉平原,以及江南之地,但大唐的负担也重,士卒的军俸、战马草料、军械盔甲,还有粮食,无一不是无底洞。

也幸亏处于上升趋势,新得的地区都是富庶之地,才填补了这个窟窿。

不过接下来一些可能的敌人,都是硬骨头,朱温先不说,钱镠、马殷、王建,一个比一个难对付。

特别是王建,在南诏长驱直入,似有吞灭其国的迹象。

这个时候,杨崇本攻下维州的作用就显现了,与成都间隔不过三百里,带给成都强大的压力。

郑昶在南诏杀伐过重,不得人心,南诏军节节败退。

枢密院判断蜀军很可能在一两年之内,吞并金沙江以南、澜沧江以东的所有土地。

大唐两百多年解决不了的南患,快被一个节度使解决了。

“今年三荆之地与宣翕皆是丰收,关中平原欠收,河陇、兴元平收,另外河套、青海、甘凉的秋羊也快出栏了,预计十一万头,按照陛下的诏令,第一批肉牛也以长成,牛肉可供应军中。”刘全礼粗略说了一阵,各地具体天赋都在他手中厚厚的账簿之上。

李晔轻轻点头。

若只靠一个关中平原,恐怕唐廷早就饿死了。

随着水利开发的推进,关中平原的短板也出现了,动辄干旱,上游任何一地的动静都能造成黄河减流,缺水成了关中最头痛的问题。

若是老天爷不给面子,不下雨,关中就会赤地千里。

也难怪大唐越来越虚弱,最终不得不依靠江淮输血。

李晔翻动账簿,约略扫了一眼,偌大的关中平原今年的收成也只是跟兴唐府盆地持平。

与投入完全不成正比。

若是大唐继续发展,关中就成了短板,以一个弱势板块统治强势板块,迟早会出问题。

“陛下,臣在江陵,收江西瓷器、湖南茶叶、蜀中、两浙之丝绸,运往天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