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再生枝节(一)(2 / 2)

有了。但蒙恬作为毛笔制作工艺的改良者,其功亦不可没。

据说,蒙恬是在出产最好兔毫的赵国中山地区,取其上好的秋兔之毫制笔的。相传蒙恬曾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在当地被人们尊奉为笔祖。

民间还有一个这样的传说,据说蒙恬的夫人卜香莲是善琏西堡人,也精通制笔技艺,被供奉为“笔娘娘”。蒙恬与夫人将制笔技艺无私传授给村民,当地笔工为了纪念他们,在村西建有蒙公祠,将绕村而过的小河易名为蒙溪,蒙溪后来又成了善琏的别称。

历史上对于蒙恬造笔的说法有一些记载。《太平御览》引《博物志》曰“蒙恬造笔。”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说“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意谓蒙恬作为毛笔制作工艺的改良者,其功亦不可没。

相传农历3月16日与9月16日是蒙恬和卜香莲的生日,每年这个时候,当地村民们就要举行盛大的敬神庙会,以纪念他们的笔祖。因此,蒙恬虽然不能获得毛笔的专利权,但他制的笔精于前人,对毛笔的改良还是有突出贡献的。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秦谓之笔,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清代大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的“造笔不始蒙恬”条中写道“笔不始于蒙恬明矣。或恬所造,精于前人,遂独擅其名耳。”唐代韩愈《毛颖传》以笔拟人其中也提到蒙恬伐中山,俘捉毛颖,秦始皇宠之,封毛颖为“管城子”。后世又以“毛颖”、“管城子”为笔的代称。

除此之外,毛笔的别名还有“毛锥子”“中书君”、“龙须友”“尖头奴”等多种不同的称谓。

羸炀和秦晓篆就这样在军营之中操练军队,围剿小股匪类,虽然有些劳累艰苦,但是两人工作生活充实,双方的友好感情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