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银行发展,欠债的是大爷(2 / 4)

信用政策,有点听不懂哈!

毕自严以为在来往的密奏中,已经对帝国银行的运作有了详尽的了解和认识,但听到皇帝的讲述,不由得干咽了口唾沫。

五十四岁的毕自严,这个时代少有的经济人才,对自己的理财之能也颇有些自信,但却被年轻的皇帝给讲得有点发蒙。

意外吗?惊喜吗?朱由校没这种想法,也不是故意显摆,说出来的也是在后世很多人都懂的东西。

关键是朱由校和毕自严的思路有很大的差别,这可以在历史上毕自严任户部尚书,掌管全国财政的诸项工作中看得清楚明白。

精心协调、精打细算,只是这两个主要的举措,就知道毕自严是在节流上下了大力气。其所上呈崇祯的节支建议二十四项,就更说明了问题。

而朱由校则把开源仍为财政工作的重心,节支当然也必不可少,却是有所侧重。更多地是派人监督核查各项开支,作为反腐肃贪、整顿吏治的手段。

比如帝国银行的运作,毕自严所想到的,不过是朱由校的一个小目标。他要达到的终极目的,却是把纸变成钱,放出金融和资本这个怪兽。

好不容易等到皇帝说得口干,端起茶杯喝水的空当儿,毕自严躬身拱手道“万岁,微臣觉得,觉得难以胜任帝国银行行长一职。”

嗯?朱由校愣了一下,放下茶杯,打量着毕自严。

毕自严面有愧色,硬着头皮说道“微臣没想到帝国银行竟是如此重要,运作亦是如此高深……”

朱由校眨巴眨巴眼睛,明白了。这不是打退堂鼓,而是被自己说得没信心了。

沉吟了一下,朱由校自失地笑了笑,一时高兴,竟说得多了。

“毕卿不必惭愧。”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银行的这些运作在西方已经比较成熟,朕也是通过看书学到的,并不会全为我大明所适用。而且,先易后难,帝国银行在几年内还是以简单业务为主。”

朱由校倒也不是随口胡说,当时西方的金融业确实挺发达的。

银行、银行家往往是国家的支柱,比如荷兰独立战争,就是尼德兰银行团支撑的。而荷兰独立后所建立的,也是一个商业共和国,由资本家说了算的国家。

再往早里追溯,凯撒就是欠债打仗,通过高卢战争不仅还清债务,还发了大财。

还有十字军东征、金雀花王朝等等,借钱打仗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西方,欠债经营的不仅有军事人物、集团,甚至还有国家政府。

当然,有的银行或银行家因为战争而暴富,也有被战争拖垮,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

如果明朝金融业发达,朱由校觉得崇祯也能借钱打仗。

欠一屁股债怕什么,能给大明续续命,再自挂东南枝,坑一批傻瓜债主,也是满有意思的。

毕自严这才有点见缓,再听皇帝讲,就大多是他思考过,有些计划的经营和运作方式了。

活到老,学到老啊!看来得让毕自严也要学习进步了,才五十四嘛,不算太老,更不糊涂嘛!

朱由校收着点说,只讲帝国银行这一两年的发展,不敢再刺激老毕了。

“……废两改元是最终的目的,却也不必太过操切,元两通用至少要先稳定一年,待银币为百姓普遍接受后,再发强制令兑换……”

“……汇兑业务要尽快开展,先在几大商埠设立分行,朕估计每个分行有一百万资金,应该差不多够用了。”

“……贷款业务呢,先开小额的,以十万为上限,一年归还为宜;一定要有合适的抵押物,银行初建,还经不起大的损失……”

“江南商业繁盛,毕卿便坐镇南京,逐渐铺开网点,开展业务;北京银行这边,由朕先兼管着……”

毕自严用心听着,不时恭谨地询问。当得知海商总会和江南商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