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拖欠?不,是偷税漏税(1 / 2)

感谢瀟熎,chenngshen,天下纵横有我,书友120404121655890,书友160824183726,yanq1,1淡然1,醉十觞,等书友的打赏支持,祝朋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分隔线……………………………

王体乾答应着退了出去,时间不大又转回,向皇帝躬身禀奏道“皇爷,东厂抄没的钱财都清点完毕,已运至内库保管。”

朱由校点了点头,脸上现出几分笑意,对王体乾说道“王伴这差事办得甚好,朕重重有赏。”

在京城中,勋贵最有钱,太监其次,官员最末。这是朱由校在后世偶尔看过李自成拷掠索财的资料,得出的印象。

王体乾清除内宫监掌印王朝辅和御用监掌印李朝庆,所抄的财产,间接地证明了这一点。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两个太监都是万历时的老人儿,也不知道贪了多少年。清除掉他们,朱由校觉得很应该。

再说,朱由校缺钱缺得眼睛都红了,给王体乾反贪之权,跟放出魏大爷是一个道理。

连钱财带地产,又是二三十万两银子进账,能买很多很多的千磅大炮呢!

而宫内的大太监还不是最有钱的,那些在外为官的太监,象提督苏杭织造的太监李实,南京内织染局的高和等人,已经被要钱不要脸的皇帝盯上了。

苏杭织造局和南京内织染局,还有什么神帛堂、留京供应机房等,都是织造或供应宫廷所需丝织品的皇商。

而地方官局则属于国企,分设在浙江、南直隶等八省各府州的二十二处织染局,采取局织形式,集中生产。

朱由校已经让户部着手,重新制定规章制度,盘活这些国企,以赢利为目的,也能多安置些失地闲散的百姓。

国企嘛,要起到龙头作用。那些好机器,好设备,好人工,再加上科学集约化管理,还能生产不出好产品?还能不赚钱?

听到皇上有赏,王体乾跪下了,谦恭无比地叩首道“奴婢为皇爷办差,只要皇爷高兴,万万不敢要赏。”

朱由校呵呵一笑,语气更加和熙,“王伴起来吧,你的忠心,朕还能不知。不过,赏罚分明,也是朕的原则,你不用谦辞。”

“奴婢谢皇爷隆恩。”王体乾叩头出声,起身躬立。

成天在皇帝身旁待着,王体乾岂能琢磨不到皇帝的脾气禀性。

办差得力,少不了赏赐;办砸了,也不过是惩罚,轻重而已,很少打杀。

但皇爷最恨贪污,不管是百官,还是内官,这个禁忌千万别犯。为了点银子,丢了小命,不值得。

城郊的养老院已经建成启用,宫中的年老太监已经送去一批,过得挺好。

皇恩院也住了很多放归的宫女,按照其家所住的地址给官府发了文书,让家人来认领。

如果时间太久,已经找不到家人,便由设在北京的外织染局派人教授技艺,学得一技之长,日后再寻机会落籍民间或嫁人生活。

这都是皇爷的恩典,也是告诉别的宫人,养老的问题给你们解决了,再沽恩贪腐可别怪皇帝无情。

魏大爷办差得力,皇爷赏了宅子,加恩三等;王体乾心里较着劲儿,成天在皇爷身旁待着,还压不过你啦?

朱由校大概能猜到一些王体乾的心思,也乐得如此。有竞争才有动力,魏大爷和王体乾争着办好差事,也让他省心不是。

拿过户部尚书李起元的奏疏,朱由校看完又想了一会儿,不由得轻轻摇头,觉得不能这么急迫草率。

明后期,地方拖欠漏缴赋税钱粮,特别是在江南,已是相当普遍。

时人称“一青衿寄籍其间,即终身无半镪入县官者,至甲科孝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