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好一个二一添作五!(1 / 2)

卫央的话吓到的最是那几个侍女。

或许那根本就不是侍女。

在这个时代,虽说朝廷三令五申不得蓄奴,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规定功臣家才赏赐奴婢,那我没立功,但我有钱,我找几个“帮工”,几个“帮闲”,再“聘”七八十个“奶娘”总可以吧?

你问为什么奶娘那么多?

七十岁还没断奶很稀奇吗?

但对于“使女”和“丫鬟”这类的还是有许多限制的,首先,丫鬟是有年龄限制的,而使女更是要登记造册,人数上限制的还是比较严格的。

成治皇帝最讨厌这种情况,自登基一来一直在打击民间蓄奴养使女的行为,尤其在使女和丫鬟方面多次做过严格规定。

于是,有钱人有权人想了一个谁也没办法的对策。

人家不在家里养,送到外面或者自己开一个专供自己享受的青楼别院总可以吧?

每灾荒,这种情况越发普遍,到成治皇帝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时候,御史们也只能在朝堂上时不时提这么一两句,谁也对此无可奈何。

西陲不算!

西陲那个地方,如果发现买卖人口,那是要处以车裂之刑,买卖双方都要被拉到菜市口车裂的,“中人”更是要千刀万剐。

对待这些把人口当商品的人,卫央从不介意用最严酷的刑罚。

当然,前几年还是有人不在意的,你卫小官人再厉害,我不让你知道你总不能没事就到谁家微服私访吧?

后来没人敢了,卫央只是发现了一个,连同男女老幼一起车裂毫不留情,菜市口的断臂残肢震慑住了有了钱或者带着钱到西陲试图搞老一套的不法分子。

要知道,被车裂的那一家,最小的不过十二三岁,但谁让他们家从上到下全都知道此事,连同“小主子”都是经手的人呢。

更何况西陲明文规定,如果明知自己是被买卖的却没有自觉报案,一旦查出那是要驱逐出西陲的,就算再没能力的人只要逃离出高门大院,多的是出力气的地方,你去修路,去给修路的工兵营买米买菜总还是可以的吧?有了各项保证,一旦被买卖到西陲的流民也会迅速报案,这就彻底杜绝了蓄奴的可能。

但河南府这种情况还很严重,尤其是西军抵达陇东三镇,陇东一些不愿舍弃自己的非法特权的富人,乃至西安府的一些人,都趁着中原洪灾逃到了河南府,短短半年来,河南府地价上升数倍,房价超过了历史最高,以及流民在最开始的时候卖儿卖女的人也多,造成河南府如今俨然“蓄奴之家千户,养婢之家万户”的“盛况”。

这些人尤其有些“门楣清白”的文人家,对朝廷的三令五申可以毫不在意,可若西军到了,他们根本不和你讲道理,拉出去对照一下他们的律法,不合,斩!

那怎么对付呢?

人家就觉着,卫小官人一直在大漠里厮杀,估计没过过奢侈的日子,这不,有培养了数年十数年的俏丽女婢就给送来了。

只是这送来的人嘛,有些可就难以言说了。

其中有两个女婢,模样算上等,身段也风流,又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一路栽培上来的,要有解语花,她们便是解语花,要有牡丹花,她们可化身花魁浅笑温柔。这次主家要把她们送人时,那是先“过手”了的,是要做“吕不韦”之故事的。

这在这时代的“风流士子”看来也是再风雅不过的事情了,毕竟只是个奴婢么。

那两人原本倒也没觉着这有什么不好,纵然明知这些日子里已有了身子,还想着若是能一夕之欢,将来纵然不能有传说中的青儿娘子的地位,也合该有个“母凭子贵”的身份。

这下好,卫小官人要把她们送去军营,那若肚子大起来,她们能瞒得过谁?

别的士子倒也罢了,他们自以为这也是风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