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是不是把二楼腾出来,多加些吃饭的座位?”次日一大早,马夫的浑家和两个勤快的妇人一起过来询问。
卫央正练刀,闻言停了下。
他犹豫着问“三位大婶以为该开吗?”
一位夫家姓覃的妇人热切道“咱们若再加一层座位,生意能好很多,小郎不知道,这几日,连衙门里也有人来吃饭哩。”
卫央忙着观察洋芋倒真没发现。
他沉吟片刻,索性道“三位不知将来有什么打算?”
覃大婶其实很年轻,大约二十七八岁,只是模样稍有些苍老了,竟与后世寻常四十岁的人差无几,她是个手脚勤快,心肠善良的妇人,见问便先说,答道“小郎多虑了,咱们学一些手艺,那也不该抢主家的买卖……”
“你们想错了,我的意思是,如若你们将来也想要开店,我可以先帮你们盘店,你们自去经营,想必你们也知道,这有些调料,唯独我自己配置的,那才算正宗,还有些制作方法,你们以后也可学到手。待你们开店,算我有一股,不多,约莫三成便足够。”卫央道。
哈密城军民少说也有十来万人了,他一个人也做不了这么多人的生意。
何况整个西北地区有多少人?
大明又有多少人?
“唯有连锁店才能扩张开来。”卫央早就大定了此般注意。
可他没想到的是,三个妇人竟一起拒绝了这个好意。
马夫的浑家笑着说“小郎是个心善的主家,但小妇人也与丈夫商议过,咱们也没有那么大本事,也没有那么大机缘,小郎的生意好,咱们也不怕没有钱,如今只管帮着小郎做好分内,其它的却不考虑。”
另一个妇人笑道“小郎只怕是烦了,这却难,哪里有不出力,就能有馍馍吃的好事情呢。不过,小郎若不愿多遭罪,这生意,咱们也可帮着多照顾些,一来对得住每月那数千枚大钱,对得住小郎待咱们妇道人家的好心,这二来,读书人都说,什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咱们本着好心,与小郎这般人物结交,小郎发达了,咱们也少不了有好处吃,我家丈夫说,这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句话倒提醒卫央了。
“时常想读书,我却至今没有想起买两本识字的书,长此以往,只能成长为武夫,练武之人毕竟是凡夫俗子,怎能少得了在这个我不熟悉的世间接人待物。还是要尽快认识字,读一些书,哪怕只是为取得一个不受寻常人打扰生活的身份。”卫央这么想。
当然了,他很清楚要想不被人打扰便只有拥有绝对的实力。
就像江湖上你若想“得饶人时且饶人”,便须先得“自出道来无敌手”。
卫央想通了这一点,也明白了三个妇人的想法,便挥手笑道“那就全交给你们,这样罢,三位大婶认为应当如何经营,你们便如何经营。觉着木楼要用上,便该花钱花钱,该请人请人,我只管问账目,其它的一概不过问。”
三位妇人喜笑颜开,忙忙便去忙碌了。
卫央又练半晌刀法,又发现一个现状。
他饭量竟增加数倍,原本吃一顿饭能练一个时辰的刀法,如今竟连半个时辰也不能及。
尤其真气运行的时候,他总感觉肚子里空空的。
“要多餐少食,不能暴饮暴食。”卫央给自己定下饮食规律,洗过脸,吃一些肉菜,拿了一点散碎的银子,看那三个妇人忙前忙后招呼食客,遂问过城中书店,得知在县学附近,便提着钢刀,一路逶迤而去。
哈密城很大,主街道两边自是平日繁华去处,但若想最繁华,只好到西城去,那里有青楼瓦舍,多的是酒肆歌舞。
东城却是安静之处,哈密县学便设立在那边,哈密城的文化活动,一般都在那,文庙武庙都设立在东城。
东城区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