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水力纺纱厂修建完成(2 / 3)

周围是一圈很高的土墙。

王由桢目测了一遍,厚实土墙的高度足足有三米。

厚度也是惊人,达到了半米的厚度。

这已经不是土墙了,而是一圈小型的城墙了。

完全达到了王由桢的要求,万一有响马流寇进攻这里,盐丁青壮们可以站在上面进行防御。

王由桢远远的望过去,确实也像一座小城。

毕竟,这座水力纺纱厂的占地,足足有大半个盐池村了。

正门是两扇厚重的木门,花了不少的银子包着一层铁皮,避免木门被火烧了。

王由桢推开的厚重木门走进去,里面是大片宽阔的土地。

这些土地经过了平整和夯实,看起来十分的平整,入眼十分的舒服。

顺着一条青砖路向里走,门口的不远处是按照王由桢的要求,修建的湢房。

大铁桶制成的高炉水塔摆放在木架子上,高度超过了湢房的高度。

一根粗大的铁管,顺着屋顶传到湢房里面。

王由桢走过去,推开湢房的门看了几眼,大为满意。

湢房分为男湢房女湢房,里面各有几十个莲蓬头,用来冲洗身体。

高炉水塔最关键的地方是阀门,对于大明人来说想都想象不到。

对于王由桢来说就太过简单了,就用最简单的杠杆式阀门。

离开湢房,在水力纺纱厂的一个拐角处,修建了男人用的男茅房。

公用的女人茅房相隔比较远,在另外一处地方。

这两处茅房都会经过地下函道,最终流进化粪池。

化粪池会用来当作肥料,对田地里的庄稼进行施肥。

水力纺纱厂的最东面,也就是潍水的河岸边。

建造着真正的厂房,厂房修建在河面上。

旁边修建了一座简易的码头,通过水运把纱锭运到符烟山。

王由桢认真检查了水力纺纱厂里的各种设施,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建造在河面上的纺纱车间。

宽敞明亮的木房车间内,摆放着三台水力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从北到南北摆放,每一台水力纺纱机相隔一米。

水力纺纱机和百锭纺纱机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水力纺纱机东面有一架水利转轮。

水利转轮和水力纺纱机之间,又有木质的轴承相连。

宗祠族长和长子全都是探头探脑,又十分紧张的望着水力纺纱机。

小神仙可是说了,水流也能纺纱。

王由桢看向了旁边的爷爷,朝着爷爷郑重点头。

当年,王老爷子在边关砍下了一颗八旗兵的脑袋,都没有像今天这么激动序,差点连走路都不会了。

右腿拖着左腿,僵硬的走了过去。

王老爷子双手颤抖的放在了水利转轮上的一根杠杆上,过了很久,都没有任何的动作。

王由桢笑了笑说道“爷爷放心,这是神仙的东西怎么可能拉坏。”

王老爷子听到这句话,伸出颤抖的右手摸了一下脑门上的汗水。

心底一横,双手用力往下一拉。

“咔咔——”

随着随着杠杆的拉动,水利转轮在潍水湍急的河水带动下,开始转动起来。

速度越转越快,带动了连接水力纺纱机的轴承。

轴承连接着水力纺纱机上的转轮,转轮带动牛皮皮带。

随着一阵“咔哧”“咔哧”的响声,水力纺纱机开始启动了。

宗祠族长和长子们几乎快要把眼珠子瞪出来了,呆呆的看着没有任何人操作,突然自动纺纱的水力纺纱机。

心里莫名的出现了一股的恐惧,寒毛直立,头皮发麻。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给神仙磕头,宗祠族长和长子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