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知其源的纨绔子弟,以及那些终日埋首经中的酸腐文士。
难道这些人不知道其日常所用,均是通过农人匠户的各种劳作而产生出来的吗?
其所食所穿所用,哪一件是看书后凭空出来的?不都是被他们视若粪土的贱民用血汗制造而成吗?
那些内阁重臣、府县主官口口声声悯农惜农,可有哪一个是真正把农户放在心中的?
除了名目繁多的各种官府税赋,就是底层胥吏的盘剥勒索,个个如同敲骨吸髓的恶鬼一般。其种种所为,哪一点像是爱民如子的样子?难道圣贤们在书中就是如此教导他们的?这么多年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忽然一阵雷鸣声从腹中传出,打断了宋应星思考。
县衙有供应简单的饭食,虽然难得见到荤腥,但米饭倒是可以管饱。
妻子留在家中照顾老母,宋应星是孤身一人来到分宜。
因为并无多余的银钱雇请仆从婢女,这两年宋应星都是一个人熬过来的。
这些对于习惯了清贫的他来讲,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他现在考虑的是去哪里寻求银钱,把他的文稿刊印出来。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兄长应升的薪资大部分也要寄回家中,以供养老母和几个在家务农的兄弟。
家中兄弟四人,除了他和大哥应升在外为官,二哥和四弟都在奉新老家『操』持田地,两人家中也是人口众多,侄子侄女加起来足有十余口,指望田地那点产出仅仅裹腹而已,日常其他花用只能靠他和兄长的月俸度日。
油盐酱醋、人情往来、修房盖屋,婚丧嫁娶,这些都是非常大的开支,也是必不可少的。
向来清廉端肃的宋应升不会有太多的额外收入,在外为官几年,身边也只有一名老仆跟随服侍,家中大嫂侄儿一直待在老家。
县教谕属于没有品级的职官,每月只有一两七钱的月俸。偶有家境宽裕的生员送一点年节之礼,无非是腊肉点心之类的,从无有人送过银钱与他。
即便这点微薄的收入,宋应星每月也要攒下一两,攒够五两银子,便托人捎寄回家,好让家中宽裕一分,可以让老母能吃点好的。
对了,该给这份书稿起个什么名字呢?
宋应星忘了腹中饥饿,皱眉苦思起来。
既然是格物之书,那就不能用什么集什么录之类的名称。
到底用何名称为好呢?
易经系辞有云:天工人其代之,则必与天无二;格物需开物,方能成务也。
有了!就是它!
世间万物自有规律,格物方能致知,而致知便能进一步提高自身学识,然后再用实践将其实现,所思之物便会制造完成,并且其精巧更胜天然!
天工开物!
对!就是天工开物!
此刻的宋应星手舞足蹈,开心的像个孩童,要不是脸上的皱纹如同深沟一样的话。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像是有人小跑着进了院子。
宋应星停下动作,心里略感奇怪。
平时很少有人来到这里找他,县里的公事与他无关,他也不喜与生员外的人交往。
“宋教谕!知县大老爷有请!”
一个差役气喘吁吁的站在门口喊道。
宋应星整了整衣冠,沉声道:“你可知知县大人何事找我?”
“京城来人了!说是奉命前来接宋教谕前往京师!宋教谕,您老要发达了!”
差役满脸喜气的开口道。
宋应星一愣,京城来人?怎生回事?我在京城并无亲友,也无同科同年,谁找我呢?
当宋应星来到衙门二堂时,分宜知县赵逢春满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