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窃贼疑云(1 / 3)

翊唐 卫国公 2736 字 2020-12-26

太和五年,十月乙酉,巳正一刻。

长安,万年县,宣阳坊,万年县衙。

万年县衙所在的宣阳坊位于东市西侧,乃是乐游原北麓,此处地势平缓,风水极佳,毗邻繁华仅次于朱雀大街的启夏门大街,北接平康,与皇城宫墙对角而视,西侧相隔一坊,金色的荐福寺塔尖清晰可见。

今日阳光灿然,天高云阔,预示了一整日的好天气。巳正时分东市开市,宣阳坊里已是一片热闹,人们心情都不错。

不过万年县令陆兴可能不会这么想。

陆兴现在正焦躁地坐在县衙内堂的交椅上,县尉何俅和几名县衙书吏皆大气不敢出地立在两侧。

陆兴端起茶盏细抿了一小口,因颤抖而洒出来的茶汤透露了他内心的紧张不安。陆兴捧着一帛卷看了又看,这帛卷书轴由岭南檀木所制,通身涂蜡,上饰双胜紫纹,卷轴两端皆有金丝缠缚。

在大唐,只有一类帛卷才会有这等制式——圣旨。

“陆公,”县尉何俅从旁拱手道“圣旨上都说什么了?”

陆兴早就将圣旨所述看得倒背如流,他疲惫不堪地将帛卷递给何俅“自己看吧……”

何俅慌忙双手接过,出声地念起来,周围书吏也都战战兢兢地侧耳倾听

“……如闻近日京城,频有寇贼。如记三日过后,情节未缓,万年府县,防制实难,须假军司,并左右神策,共为捕察。有诸军诸使勘验知情状,如实是杀人及强盗,罪迹分明,不计赃之多少,闻奏讫牒报本司,便付京兆府决杀。其馀即各牒送本司,令准百姓例之罪科决……其外县有军镇处,亦准此处分。钦此!”

何俅念完后,心中不禁一沉。而几名书吏初听不觉有异,面上仍懵懵懂懂的。

“何尉,圣旨是说让三日后禁军相助捕贼?”一名捕贼尉小心地抄着手问道“那是不是可以将县内不良人收一收?”为了严防窃贼,万年县不良人大量散落县辖诸坊,人力已然捉襟见肘,甚至已经影响到了阖县寻常治安。

“荒唐!”何俅忍不住骂了一句,又稍压低了些声音道“圣旨所言,哪儿能光看面上所写啊?”

“三日之后,再交不出人,禁军若介入,此事可就不单单是捕盗了……”陆兴捏着鼻梁上沿,闭上双眼,解释道“此事就是我等捕贼不力,惊扰圣座!这屋子里谁都没好果子吃!”

书吏们一听,皆大惊失色。

陆兴手里轻抚腰间悬有的银鱼袋,自知自己很可能距离脱下这身绯袍银鱼不远了。他虽然没抱太大希望,但也问向在场几人道“那窃贼可有线索了?”

“呃……回陆公,”一名小吏叉手回禀“那人就像是钻进地缝似的,没有丝毫进展。”

何俅忙问“长安县那边呢?他们也毫无线索?”

小吏连连摇头。这窃贼主要活动在万年县辖境内,但长安县那边也偶尔传出有失窃案发生,手法相类,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或是同一伙人所为。

陆兴怫然地挥了挥手,何俅见状连忙将书吏们遣散,让他们打起精神,严守岗位,继续从浩繁的诸坊呈报及案牍中搜寻窃贼线索。吏员们本已连轴转了近两日,但在顶头上司面前也都不敢造次,他们在施礼过后,便如潮水般退下返回了前堂。

“可愁死我了,”书吏们走后,陆兴急躁地扶着额头,冬日里他额前已缀满了细汗,“之前京兆府都来施压,命我们十日内破案,捉住窃贼……现在只剩下三天了,今日又有圣旨来催,何等贼寇,怎么会一点线索都没?!”

何俅只是垂下头去,沉默不语。

这案子堪称太和五年长安城的最大连环窃案,窃贼似乎独身一人,神出鬼没,手法极为娴熟,目标却毫无规律,上至达官贵戚,下至贵府仆婢、平民百姓,皆曾中招。

万年县派出去的不良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