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命在汉不在夷(四)(1 / 4)

我在江湖做女侠 弓诚 4436 字 2020-09-21

如今的汉王朝,实际上是解决北夷边患的最好时机。

越过这个阶段,那么以后北方边患就会一直是中原王朝的梦魇,匈奴人之后有鲜卑人,后来还有突厥人,这些北夷一度能令强如汉、唐的大帝国瑟瑟发抖。

之后还有蒙古人,最终覆灭中原王朝,甚至让后来的明王朝“九边十三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最终崩溃。

而在后来的清王朝时期,却未曾有北夷入寇中原的威胁。

杨伊曾仔细思略这其中缘由,虽然清王朝本来就是北夷入主中原,但是北方草原上,还是蒙古人势大,但是却并没有蒙古人寇关南下的威胁。

历代草原上霸主,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最为强大的毫无疑问是蒙古人。

蒙古族在各个时期的史料里,对其族群和生活区域的名称也不尽相同。

《史记》里将其称为“东胡”(“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后来的《北史》里则称其为“室韦”(“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室韦”),又有《史集》里又将其称为“鞑靼”。

但不论如何,在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会称为公推的大汗后,“蒙古”已经获得了这一族群所有成员的公认,而成为了他们共有的名称。

那也是蒙古历史的转折点,从此开始,蒙古从一个各部离散的草原游牧部落,第一次开始向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转变,并因此出现了唯一有权继承大汗王统的黄金家族。

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家族,可以有权自称或被人公认为“黄金家族”。

被成吉思汗凝集在一起的蒙古各部,很短的时间内便形成了一道席卷世界的洪流,所有马匹能够奔驰的土地,都在蒙古人的铁蹄下瑟瑟发抖。

但好景不长,随着蒙古帝国早期王系建的血腥争夺和倾轧,在蒙哥汗时期,大蒙古帝国便开始隐隐分裂成了东部蒙古和西部蒙古两个势力范围。

等到蒙哥死后,忽必烈、阿里不哥兄弟阋墙,幅员辽阔的蒙古帝国正式分裂为五大汗国,这便是大家熟知的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和元帝国(大汗汗国)。

而位于西部的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海都)和元帝国曾爆发了长期的战争,可以清楚的看出蒙古东西两部分之间,在政治、经济、民生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后来中原崛起,明王朝将蒙古人逐出中原后,蒙古人的政权其实并没消失,只不过回到草原地带后被称为“北元”。

就和如今的匈奴一样,世宗武皇帝之时,针对匈奴取得面胜利,但是仍旧未曾灭亡匈奴,哪怕后来,历代汉家天子,北伐匈奴,也未曾真正的灭亡这个草原霸主。

至如今,不说远遁西域之西的北匈奴残部,就如今,仍旧还有南匈奴一支,总户数也是百万人之众的大族群。

屠百万人,灭其族,这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草原上如今不只是南匈奴,南匈奴已经不能成为祸患了,反而是鲜卑人、乌桓人、羌人等等。

草原上的这些部族,就像是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生出一茬,一个霸主被灭亡,另一个霸主就又崛起。

这个时代的草原形势,和千多年后明王朝北驱蒙古之后,也相差不大,被明王朝驱离中原之后,蒙古王朝对各地区蒙古势力的控制更弱,整个蒙古族成为了三大部分:

瓦剌(西部蒙古,居于科布多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及准噶尔盆地);这就相当于现在羌人。

鞑靼(东部蒙古,居于鄂嫩河、克鲁伦河一带及贝加尔湖以南地区);这就相当于现在的鲜卑人。

兀良哈(朵颜三卫,居于西辽河、老哈河一带);这就相当于现在的南匈奴。

其中,兀良哈是内服明王朝的蒙古部落,和如今的南匈奴一样,大明太祖朱元璋本着“有才能者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