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朝会(4)(1 / 4)

我在江湖做女侠 弓诚 8174 字 2020-04-10

何蜜始终认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中,此时她已经掩饰不住自己的得意了,如今是在朝廷勋卿面前,让那些士族们瞧瞧自己的力量,这大汉皇位该是谁的还是谁的。

“陈学士,事涉太尉,此事你们御史台意欲如何查?”

这话问的是翰林学士、前辽州牧现任御史大夫陈曦。

自秦汉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掌政,太尉掌军,御史大夫掌监察,三公之间互不相属,直接对皇帝负责,三公职权虽然不一,但有实权,为百官之首,地位尊崇。

杨伊进京之后,对官制进行了改革,将三公位进行了改变,任命了三名重臣为上公,次于之前的三公。

御使大夫陈曦,兢兢业业,立下大功,不但被封为列侯之爵,也是上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要知道此位此前可是三公之位。

陈曦如今是摄政长公主麾下的标杆,太后以往绝对不会招惹此人,如今却忽然朝他问话,令人诧异。

马日磾此时也忽然明白怪异来自哪里,原来刚刚他被围攻之时,竟然没有一个人为自己说话。

“臣以为此案未结案之前,马日磾不宜担任太尉,请摄政殿下,太后免其相位,令其返家居住,无事不得出京。”

果然,此前的种种行为,如今也有了结果,陈曦这言论,落井下石当之无愧,马日磾长吁一口气,现在他已经明白自己终于大败亏输了,只是不知道幕后布局拿下自己的到底是谁。

太后观之,不过一个妇人,没有这样缜密筹谋的本事;贾琮太过耿直,多半也是被人设计。

如今思来想去,也就大概是那位吧,想要更进一步,自己总是一个障碍,如此遭遇,也不算为过。

“太尉为先皇筹谋,呕心沥血,怎么能这样一个下场。”一直未曾说话的杨伊忽然开口“太尉是关西人,不如就攒任凉州刺史吧,也可造福桑梓一二。”

“摄政殿下,太过慈仁了……”

杨伊话音一落,尚书郑玄此时出列附议,郑玄是天下经学大家,道德楷范,他说话的力量自然不一般。

此时他可以说是天下儒师,虽然为尚书,但只是挂名,当然此时的尚书也只是一个位卑权重的职位,甚至不如九卿之列,不过如今被杨伊列入三上公之中,和御使大夫并列。

郑玄出生时,郑氏家族已经败落,他的祖父郑明、父亲郑谨,都没有出仕,只在乡间务农,家中生活比较贫寒。

他从小学习书数之学,到岁时就精通算术,十二三岁时,就能诵读和讲述《诗》、《书》、《易》、《礼记》、《春秋》这儒家“五经”了,同时,郑玄还喜欢钻研天文学,并掌握了“占候”、“风角”、“隐术”等一些以气象、风向的变化而推测吉凶的方术。

郑玄自少年时就一心向学,不尚虚荣,天性务实,有一件小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他十一二岁的时候,他曾随母亲到外祖家做客,当时客人很多,在座的十多位客人都衣着华美,打扮得焕然一新,一个个言语清爽,夸夸其谈,显得很有地位和派头。

唯独郑玄默默地坐在一旁,似乎身份和才学都赶不上人家,其母见状,感到面上无光,便暗地督促他出头露面,显露点才华,表现点阔绰和神气。郑玄却不以为然,说这些庸俗的场面“非我所志,不在所愿也”。

郑玄十六岁的时候,不但精通儒家经典,详熟古代典制,而且通晓谶纬方术之学,又能写得一手好文章,被大家称为神童。

郑玄虽然立志于潜心钻研经学,并已具有了一定的经学造诣,但由于家境贫寒,生活困苦,已没有条件继续专门攻读了,父母兄弟迫于生计问题,也都不允许他再不事产业而长年读书了。

在十八岁那年,他不得不出仕,充任乡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