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孔文举迁徙辽州(2 / 4)

我在江湖做女侠 弓诚 7644 字 2020-04-10

被杨伊上表赐封的蔡邕,如今也是列侯之尊了,是杨伊麾下,负责书籍典章的。

孔氏投靠算不了什么,其他各家也没有奇怪,但是孔融此时的话,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要知道如今长公主印刷的典籍,可是来之不易的,每本的成本都在千金,因为之前的书简都是以千金换来的,后来也是将冀州、幽州的世家狠狠地收拾了一顿,而且给出了相当的诚意希望能拓印世家的典籍,并赠送至少十本同样的书籍,结果诚意满满的换书计划只有廖廖几家愿意配合。

其他士族多是以大家都有的东西作为应付,就算明知道学说传播开来对他们的好处也很多,可他们也不愿意将自家的典籍拿出来交换学习。

可以说除了现在的孔氏之外,如今北域传播天下的千金书,多数都是靠着巧取豪夺而来,剩余的则是杨伊以记忆录写下来的,那些士族压根连诚意都没有,所得的那些书籍,没有多少有传播的价值。

“那就不胜感激了,他年孔氏之学传播天下,后人肯定会非常感激孔公今日的决断的。”邵兵笑着说道,他对孔融也是闻名已久了,也知道这个时代人并不会胡乱许下什么诺言,以孔融的性子和名望,更是基本不可能说胡话!

虽然此举对他看似没有什么益处,不过自从领悟的精神之妙后,他也在如饥似渴的渴求着这些士族的典藏。

孔氏之学,可是儒家之宗,再说孔家也不是短视之辈,就算内部混乱了,一旦孔融这等真正一言而决的人物做出决断,执行力那绝对不是一般家族可以媲美的。

“之前,文举曾派人去过北域,也有在北域安定的友人带来书信,明白这种生活意味着什么,同样也知道殿下的心有多大,至于那些典籍,就算公开了也没什么,我们孔家并不吝啬。”

“哼,你就不怕有人学了你家的典籍,到时候超越你们?”这时,在座的一位忽然嘲讽着说出此语。

“学有所成,那就是孔氏的弟子,家学的路越走越窄,吾等既然没有先人的能力,那就用众人的智慧来弥补,但凡学我孔家典籍的后辈,自然也是我孔氏一门,孔家之学兴盛,吾有何乐而不为!”孔融文雅的气质中,这一刻流露出无穷的智慧!

孔融的名气很大,能力也很强,孔家也一直很厉害,算是公认的强大世家,他们家最核心的典籍便是当年先祖传下代代精修解读的原版儒家学说,数百年的解读,延伸出来的思想,这些便是孔家最重要的财宝。

孔氏传家至今,儒学绵延至今,天下儒门之人无不尊称一句至圣先师,对于学说自然也不会对孔氏掩藏。

这就是那些能以学说传家的强大,比如荀氏,如果说天下间有哪一个家族是制度和人性的结合,那必然是荀家,儒家的人性道德和法家规章制度近乎完美的结合,这才是这个家族代代延绵得核心。

同样这也是其他世家窥伺的目标,制度和人性的结合,普适性非常的高,荀氏八龙,是何等的强大,这也代表着荀氏的家学是何等的强大。

孔氏不但有荀氏之学,还有儒门各家学派之学,这代表着什么,邵兵清楚,孔融更清楚,在座的各位士族家主也都清楚。

孔融连这种维持一个家族长盛不衰的东西都拿了出来,简直让在场其他家族感觉到不可思议,这可不是什么钱财,权力,没了还可以再次获得,这东西给了别人,别人就会拥有和你一样的。

虽说研究学问并不是一看就明白的,但是任何东西一旦传播开来,就算再怎么苛刻,只要还在人理解的范畴之内,那被人研读透彻几乎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天下或许很少像数百年前,出现那么多至圣,创下一门门学说,但是在一门学说的基础上,将之理解透彻,化为自己的东西,这种人物,却是每代都有的。

邵兵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