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论政 下(1 / 2)

皇明朱慈炲 鼎森. 2384 字 5个月前

李岩只听百姓说起,在他生平中,只有看到听到才能存真。

建昌治地,干净整洁,百姓乐业,历法严明,实属大城。

朱慈炲道:“建昌比以往更加繁华似锦,百姓往来不绝,商流行走,我听我父言,十日不见一宗犯法之事”。

:“可见益王此人事待民生而不敢忘,百官皆有劝言其政,益王皆可听进耳中”。

这一刻,朱慈炲不得不硬吹捧自身一下,非他喜功,而乃有目共睹。

李岩点头,他以来建昌许月有余,对建昌治理感悟甚多。

虽谈不上夜不闭户,却以让人品促称道,改变这一切的正是益王朱慈炲,没有他,建昌在南方排多排第六城。

“诚然中肯,到不为过”。

朱慈炲道:“李兄不知你此次算经可阅查证,廷试算术对有几题”。

朱慈炲查看算术题时,只匆匆一眼而观,并未全阅,两百多人共对五题那章本上也只草草一观,眼花缭乱。

李岩道:“不才,曾复读十经,虽不能全记全背,但五题,实不难也”。

李岩此等人才,能对五题,对不上才非他李岩。

:“吾不及李兄,李兄内阁廷试,竟出心学,往常闻乃父所言,以有十余年而不出,为何今科廷试会以出此题,李兄可知一二”。

“心学不难,较之理学较易也,我曾有幸拜读王阳明圣人所著,恨不能拜其为师”。

心学存在时期,最鼎盛是万历搬进了孔子庙,后万历开科取题心学,虽受到多方理学打压,可其却在民间盛行。

大明也因此争论不休,时常可于各处见到两方书生争论。

李岩又道:“廷科心学要问策对笔写,乃问众生何不平等,何以不等,我答生于斯,长于斯,天地悠然,载厚望命,进读齐平…………”。

朱慈炲侧耳听文,这也是他在大明第一次听到完整的平等论。

直到李岩讲完,廷试通遍心学论述,饮茶而结。

朱慈炲道:“兄真乃是文彩卓卓,腹藏万卷,小弟拜服也”。

“不敢当,不知黄公子所做何文,不妨也出口成章,以让岩闻听”。

每个人内心当中,都希望有人夸赞一番,李岩为人能文能武,最好一口他人盛赞自己。

朱慈炲沉思了一会,不得不硬着头皮道:“在下献丑,我所述之心学平等,夫观天下众生,万民平等,天下人齐等,消以其贵、消以其金、消以其权…………”。

待朱慈炲话毕,李岩则一直在深思朱慈炲的话,天下人平等吗,说平等也不平等,因为许多员官皆是寒门子弟,以出身考科,打破自身枷锁。

明朝并未有限制皇权一说,因为在明朝,文臣的权势只要统合,皇帝都得拉下马。

消除富贵、金钱、权力压制,人才能平等,但这说实话,完全是不现实的一种理想。

李岩觉得黄南太过天真,古话说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有争斗之地必有争夺,古今理想罢了,那怕是高高在上的玉帝,不是还要以臣治天。

“黄公子所言精辟,可世间一切,一切皆要步步而来,不可太过操急,无官治民,天下乱,无富,天下穷,唯有此消贵,最贴实效,倒是可行,今建昌益王三民之论,士军民三籍当是大踏步行,也可看其为心学一门,甚重心学平等”。

心学上科举消失十余年,今又重现科场,谁人都知晓,建昌益王看重心学,才将心学重定科题。

不切实际,没有富人,说明这国贫穷,没有官员,天下大乱,但只有这贵字一论,李岩觉得可行。

因为益王治地民以统归三论,虽说大大削弱士林权柄,但却踏出了一大步。

以往,行医得需医籍,行商需商籍,就形同后世毕业证一样,做那行拿那行籍,而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