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孤心偏偏惹风尘 第一百零四回 重重山河关(2 / 3)

因打破了历代府尹都要去城外的光王寺上香的规矩,还口出狂言,对神佛不敬。因而上天降罪,那刘大人竟离奇失踪,后又因尸首出现在光王寺中,新上任的陈大人便断定是那光王寺的和尚所为。”

“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愿意相信,那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和尚乃是无辜的,刘丛大人乃是被神佛降罪,才离奇死去。”

小哥所说之事,与那光王寺的老和尚基本吻合,裴镜年这才断定那老和尚并未说谎。只有一点,裴镜年亲自检查过那刘丛的尸首,一身关节经络皆被人为打断,五脏六腑具备内力所伤,一看便是遭武功高强之人暗杀,所谓神佛降罪,根本就是无稽之谈。那陈大人的调查方向或许是对的,只是过于心急,草草定案,以致于害了好人。

“既然你们觉得那光王寺的和尚们乃是无辜之人,为何又说那断了冤假错案的陈大人乃是清官好官呢?”裴镜年试探性的问道。

挑夫小哥不屑一顾的摆手说道:“我虽是个挑夫,也读过几年书,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算是包龙图也有打瞌睡的时候,更何况陈大人乃一介凡人,哪怕错判了个案子,也是情有可原。只是除了那光王寺和尚一案,其余案件,陈大人从未错判一桩。中天府的百姓蒙他庇佑,才有了公道。我们都愿意称他一声陈青天呢!”

裴镜年微微点了点头,思量片刻,便又问道:“我早有耳闻,那刘大人在任之时也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此事对否?”谁知挑夫闻听此言,暗笑一声,耸肩摊掌,无奈的说道:“此事便不好说了。那刘丛刘大人虽说是勤政爱民,但他手段太过狠辣。颇重刑法,甚是严苛。若是有小偷小摸者,亦要打一百杀威棒。押入大牢,关押一月,方可放出。幸好他断案也算是公正,否则,我们中天府的百姓,就要遭殃咯。”

看来在百姓心中,那刘大人的名声还不如陈大人,这倒是裴镜年未曾料想到的。将相似情况问个大概,道一声谢,便回到沈墨鱼四人身旁,将方才那挑夫所言俱都说明,众人也颇为惊讶。忽闻一阵嘈杂而熟悉的锣鼓声响起,众人又向河对岸望去。但见那陈大人已然落座,对岸摆着一张木案,马车停在不远处,陈大坐在华盖之下,身旁尽是带刀护卫,颇为威风。

而那锣鼓之声便是昨夜方天师游行之时的阵仗架势,浩浩荡荡来到河边。河边早已命人筑起高坛,共有三层,每层高约三尺,其周围有数十名道童,皆十一二岁模样,身着皂衣,披头散发,赤着双脚,手执木剑拂尘,在高台上踱步,交错着身位。高坛最顶上一层,又有一面大鼓,鼓上画的乃是传说中这黄石河神的容貌,须发苍苍,身强体壮,头生两角,男人模样。

鼓前供奉着三清四帝的牌位,摆满了香烛瓜果等贡品,周围按照八卦方位,插着八面颜色各异的皂旗,随风飘动,颇为震撼。百姓们都屏住呼吸,抱拳在胸,眼神们汇聚一处,万分敬仰的望着那徐徐走来的轿子,熟悉的面孔盘腿端坐其上。

旌旗招展冷风飘,杀意横生惹人瞧。浪击碎石腾泥沙,天边红云似火烧。寒光飞扬鹰徘徊,天昏地暗狼哭啸。道士一剑开天地,不见清浊见灰袍。轿子在高台前停下,侍立在两旁的那小童与老书生搀扶着方神祭下了轿子。今日他亦披头散发,不曾束冠,披着一领青黑的八卦道袍,腰间别着那铃铛,手里提着桃木剑,也赤着双脚。

下了轿子后,那方神祭便转向陈广瑞的方向,拱手深鞠一躬,恭恭敬敬的拜到。而陈广瑞也不敢怠慢,急忙起身,躬身回礼,身为堂堂朝廷命官,一州之主,当着自己辖域内的百姓们眼前,丝毫不觉的羞愧,反倒赢得一片赞叹。

待二人对拜之后,那陈广瑞身旁的师爷便走到河岸边,抬头望了望天色,两手聚拢在嘴边,放声喊道:“午时已到,大典即将开始,请天师登坛!”此言一出,两岸乌央乌央的百姓竟一齐下跪,五体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