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杂(1 / 1)

乌衣杂烩 齐速齐光 1359 字 2020-12-06

秦明此次从家中出来虽未与家人商量,却是在朝廷告了假的。若耽搁归期,也不妥当。于是决定南下二十里,绕过雪峰,去小初观拜访观主,再归。

第二日,天未全明,秦明二人出客栈。那时昨日的老者已经从客栈出发,昏暗的光线照在他常经的路上,秦明看他佝偻着背脊,破烂的屐鞋打在石板上,发出细微的声音,最终在天空全亮前消失在将至的寒风里。秦、卢二人看着他的背影长长的拖在地上,注目良久,终是翻身上马,向着相反的方向奔去。

再说此地是一个居中的小城,北接前郡,南邻淮县,城中驻扎兵力微薄,城主也不管事,遇事往往只一味向别地求救。况且城中土地皆为世家所控,自己既无缴税收赋的权利,甚至日常用度也要悄悄从其中动手脚。念及此处,他平日不管城中商民流徒,只一心谋利。手下的人跟着他,终日浑浑噩噩,只当是闲差。若遇了事儿,上面装聋,下面扮哑,件件挤压。人民受苦难,地方官府只作摆设。长久如此,这个小城便成了没有官府的自由地。

他二人到了城门,还未递交文书,却看见城外不断涌进灾民。守城军官用长棒死命外抵,后面来的士兵们上前直接用大木棍砸在他们身上。顾不得老幼,更不管死活。破烂的衣衫被刮破,伤口随即暴露在风里,灾民的哭喊,士兵的叫骂混成一片。黎明的天空昏昏暗暗,人间嘈杂混乱。

“这些灾民是从哪里来的,怎么这样多?”

更多等待出城的人挤到城门口,和前面的人混在一起。有的人对这种情况早已经习以为常,随意搭着话:

“是从北方逃来的灾民。”

“恐怕是被前郡赶来,又绕了大半的路才逃来的。”

一旁的人接着说:

“前郡是杨家的天下,灾民怎么走得进去?”

“只是我们这无人管束的小城,倒是日日骚扰。”

他说完,只是摇摇头,奋力地要挤出去。

秦明在一旁听了他们的话,不由得问起北方是否有什么饥荒或者灾害。没想到下句话却戳住了他的痛处。

那人听了他的话,唏嘘道:

“哪里天灾,只是人祸罢了。”

“北方被外族欺压,城池丢了好几座,朝廷像这城主一样只管装聋作哑。亡了家的人难道还要把命一起丢了?”

“还能怎样?只好逃了。”

“今日他们家破流离,保不准明日就是我们!”

那人将朝廷在心里骂了几番,趁着空挡钻出了城。

秦明听了话,愣在当场,耳边嗡嗡作响,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

原来秦明与大司马连番争吵就是为了北地之事。

若要这么深究就不得不牵扯到一件往事。

十多年前,大司马为了巩固朝中地位,几番周旋下,派了自己的长子——大将军秦越出征北地,借口收复故土与敌国打了三年的仗,最后秦将军不负众望夺回了暨河以南的土地。秦氏一族本得以稳住朝中地位,没料想大将军却借机北上,要一举覆灭敌国政权,最后被敌人围困以身殉国。再加上后来大司马两子在赴任途中被人暗杀,秦氏子辈尽数陨落。

大司马苦苦支持秦氏地位,无心北伐收复失地,只一味督促自家子孙读圣贤书。如今,秦氏权力滔天,握住了军权,却情愿数十年来偏居一偶,不肯出兵。

他既要防止孙辈重蹈大将军的覆辙,又要防止新的政权崛起,这便是最好的方法。

秦明不齿大司马作为,又无力抗争,几经争吵,后才被卢子卿喊去出游。如今到了城门,此事又被提及。

再说后事发展如何,明日自有分晓。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