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7 宝军骑兵团】(5 / 6)

明鹿鼎记 轩樟 8854 字 2020-08-12

戚继光对三眼铳很不感冒,他手下的火枪骑兵使用的都是被誉为“鸟铳能及远,射程远,又多中,精度高,又能透甲,威力大,为马上步下第一利器”的鸟铳。

北方骑兵使用三眼铳多是因为鸟铳装填繁琐,又不能近战,戚继光的火枪兵都配备了七尺长的野太刀,靠野太刀冲锋肉搏的,大概与北方人性子急躁有关。

辽东铁骑的骑兵或许有很少一部分人配备了三眼铳,但这种原始的火器与满蒙人的强弓重箭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能惊吓马匹算是一种特殊用途。

从明代辽东铁骑在朝鲜作战的记录来看,辽东铁骑大部分只配备了弓箭和腰刀,操纵大炮、神机箭、佛朗机、鸟铳等武器都是征调的南军炮手。

李成梁进攻努尔哈赤外公王杲时的炮手就是万历朝著名的南方将领沈有容,攻击平壤时的炮手和鸟铳手均隶属于南兵而非其嫡系的辽东军。

东铁骑之所以能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力克蒙古、女真的铁骑劲旅,是靠着两点,一是舍得花钱。

“成梁诸战功率藉健儿。其后健儿李平胡、李宁、李兴、秦得倚、孙守廉辈皆富贵,拥专城。”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然而家将们有钱了之后也变得“暮气难振”了。

二是亲自冲锋。李氏一门向来都是亲自带头冲锋的,所以手下不敢不玩命。

在战法上,李氏一族也十分类似蒙古人“及战多用铁骑,列为横阵,发弓矢冲贼,若贼阵不动,则缓缓退之再冲。十数次之后,坚阵无有不溃者。”

可见辽东铁骑如同蒙古骑兵一样,是弓骑兵,而非火枪骑兵。

辽东铁骑应该是东北和蒙古附近的马,就近取材,虽然人数少,但是素质高,战斗力强。

指挥训练得当,武器上有一定的优势。

八旗骑兵准确的说法是八旗的骁骑营,因为八旗是一种兵制,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满洲人运用此军事组织制度建立了清朝。

在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时则应征为兵,起源于女真族的狩猎组织──牛录。

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

八旗的军事组织制度是由努尔哈赤所制定。

努尔哈赤起初将自己的军队分编为四旗,四旗均以不同颜色的旗帜作为识别,成为“正黄旗”等。

随军队壮大,又将四旗加上边框,成为“镶黄旗”等,形成八旗。

各旗有军营、前锋营、骁骑营、健锐营和步军营等常规伍,司禁卫,云梯和布阵等职。

另外,设立了相礼营、虎枪营、火器营和神机营等特殊营伍,演习摔跤、射箭、刺虎和操练检枪等。

八旗的骑兵就是骁骑营,而骁骑营从晋代就有了,骁骑营为八旗军骨干和精锐。

准确的说,宝军骑兵团更像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欧洲骑兵,英法骑兵一类的。

宝军骑兵团更加重视集团作战,更加注重密集的排列阵型,不给对手空挡。

这也就造成了建奴铁骑集中了七千多人,却找不到地方下嘴,急的莽古尔泰非常焦躁。

在外围观战的蒙古人和曹变蛟则惊奇不已,因为他们不是没有见过八旗铁骑征战,八旗铁骑在战场上遇到对手是很少迟疑的。

建奴铁骑倒不是怕了宝军骑兵团,而是与宝军骑兵团交锋过好几次了,知道宝军骑兵团这样排兵布阵的厉害之处,正面冲击占不到什么便宜。

“父亲,金人竟然不敢马上攻击宝军的骑兵啊。”乌兰图雅琪琪格对卓里克图道。

卓里克图点了点头“看来,宝军真的打出名气了,什么时候见过金人铁骑有不敢上的时候、说来汗颜,本来我们蒙古铁骑是最骁勇善战,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但我们现在在金人眼里,已经明显不如宝军了,人家才两千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