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斩神圣 (十二)(1 / 2)

革秦 守玄 74 字 2021-12-31

秦国本土当然不可能一次拿出那么许多足够满足自己需求的耕牛来。

向内获取既然走不通,那么剩下的,便是向外索求。

办法万变不离其宗,无非就是劫掠、购置两大类。

劫掠可以用武力强行零元购,也可以提着刀子吓人,从而零元购。

购置这一层可以玩的花样就比较多了。

秦国朝廷里经过几轮讨论,决定拿出一笔钱来,专门向外购买耕牛。

楚国那边,楚王黄歇听闻此事,趁机向秦王政要了二千人精锐秦兵。

两国盟约,以二千人三年的兵役换取耕牛五千。

只是,这五千头耕牛也并不是一次性付清,而是起手付三千,之后每年一千。

这么许多耕牛,秦国上下都知,黄歇这是下了血本了。

秦王政与众臣商议过之后,同意了这一笔交易。

内部对于这批耕牛的分配,就又成了大问题。

理论上,这批耕牛,留给人口充足、耕地肥沃的县当然是更好的。

可是如此一来便失公平。

最后的结果是,按照此次服兵役人数、劳动模范人数、新生儿人数,以及各县出资等四个方面来均衡耕牛的分配。

其中最重要也最核心的指标是此次服兵役人数,以及新生儿人数。

一轮分配下去,少部分贫困的兵役大县的耕牛需求的确是被填满了的。

可是更多的,是眼巴巴看着别县拿到了足够的耕牛,羡慕又焦急的那些人。

数千耕牛,放在秦国偌大一个国家,仍旧是不够的!

于是旧的问题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当中。

耕牛,还是需要向外买。

同时国内耕牛的繁育,也还是要做。

如今世上,拥有牛口最多的国家,应该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而与游牧民族接壤的赵国、偃国,理所当然的,也有许多耕牛。

但这两个国家是不肯卖牛给秦国的。

道理很简单,他们所感受到的秦国的威胁,要远大于内部的敌人带给他们的压力。

于是对外的,对秦国的矛盾,便成为主要矛盾。

而出售耕牛,傻子也知道是强大秦国的办法。

叫他们送几个美人、送一些修路修渠的能臣过去秦国,他们是一万个乐意。

因为这是疲秦、弱秦。

虽然一时可能有些损失,但长远来看,利大于弊。

而送耕牛,则是完全的满足秦国的生产生活需求,是在帮助秦国壮大自身。

所以,人可以卖,而牛不行。

偃国公子丹立刻拒绝了秦王政贸易耕牛的请求,并且送了十人驯养得相当不错的美人以作赔罪。

礼数如此,谁也无法挑刺。

但就跟礼数本身一样,偃丹周到的礼数,对于秦国的事情完全没有任何帮助。

秦国的人也大多知道这些人是靠不住的。

他们解决的办法也简单,就是寻找其他的买家。

此时有能力足够耕牛的势力并不算少,光是草原上,就有三四家。

匈、羌、鲜、戎等各方势力之中,能够满足秦国条件的,只有匈奴与羌人。

不过羌人相对匈奴还是比较分散,虽然距离秦国比较近,却格外的不好交流。

秦国早先从大山里面弄出来的那批山民,严格意义上说,就有一些羌人。

也因此,秦人对待羌人部落首领的残酷行为,未必就不是羌人如今不愿与秦人交流的原因。

羌人难以交流,朝廷里也没有放弃与他们的贸易。

不过重头已经不能放在他们身上。

嬴政使了二百人,去往与羌人联络。

同时匈奴那边,则派遣了五百人,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