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2 / 2)

隋唐乙方大佬 杨怪 2311 字 2021-03-29

得没有咧开嘴憨笑的裴铁柱,又看了看被尉迟仙儿训了一顿后,瘫坐在地一脸了无生趣的裴律虎,最后重重地叹了口气

第十四章老虎的往事

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派司马懿带兵出征辽东半岛平定公孙渊的割据势力,结果足足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才从洛阳走到辽东,可为什么花了这么久时间?

当时司马懿率队从洛阳出发的时候,是坐船经黄河、漳河至邺城,但在那以后就只能下船,靠两条腿走路了。

而且,,因为士兵们走到辽东以后立即就要应付大战,所以途中还要注意保存他们的体力,不能走的太快。

加上,军士行进,是要各自带自己的武器干粮甚至衣服行李的。在那样的年代里,对于这种长距离的负重行军,不论对将领还是普通兵士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当时北上的士兵们肯定一路都在想还是到邺城之前的行军轻松啊,有船坐多好啊!

不止他们这么想,一代人杰司马懿肯定也这么想这个时候,要是能开凿一条河就好了!

这样的话,东北一旦有异动,中原王朝就可以迅速发兵了。

说到底,公孙父子能够割据东北达五十年之久,时而宣布听从中原指挥,时而又宣布反叛,不正是因为拥有地利,加上当时三分天下,中原频繁用兵,曹魏大军不敢轻离中原么?

当然,在三国时代,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开凿一条如此长度的运河,在人力和财力上都不是未能一统天下的曹魏所能承担的。

不过,总有雄才大略的人愿意这么做。

五百年后,隋炀帝杨广凿通了自洛阳至涿郡(今北京)的运河。

这段路,司马懿走了整整一百五十天。同样的的路,大运河修好之后隋炀帝也走了一遍,只花了五十多天时间。

从整个中国的历史来看,隋朝大运河对于沟通中国南北,促进民族交流,维护国家完整统一,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而对于当时大唐长安城的那些达官贵人们而言,运河带来的便利,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经由大运河,来长安城里南来北往的手艺人多了,南北各类特色吃食在京也可尝到了。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