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答应,如果库达耶夫能够保持安静,哪怕只是三个月的安静。
那么作为对合作的嘉许,他就可以得到签证。
价码不错,并且证明库达耶夫的判断是对的。 于是纳坦·库达耶夫一下子就沉默起来,从积极的反对份子变成了一个安静的修士,并且真的在三个月没有参加参加任何游行示威和抗议活动。 然而合作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结果。 魏国林将军后来通知下库达耶夫,他移居国外的申请最终被否了。 这直接激怒了库达耶夫,这不是单纯的否决其移民申请,本质上是一场嘲弄和羞辱。 库达耶夫决定不再保持沉默,他又再度加入到抗议者的队伍中去。 与此同时维塔的申请倒是被批准了,很快她就可以移居去以色列。 但维塔一心想要和库达耶夫一起离开,为此她始终没有放弃希望,和他一起等待,直到她的出境签证马上过期了。 谁都知道延长期限是绝对不可能的。 维塔和库达耶夫决定在她离境前结婚。 然而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民政局竟然拒绝给他们发结婚证。 显然,结婚证成了一个工具,用个惩罚一个“不准离境者”和一个即将移民出国的女性的工或者说刑具。 这个时候,被当局视为眼中钉的犹太社区,又一次当了坏人。 库达耶夫也维塔举行了犹太式的婚礼,由一位拉比主持,有犹太教士们祈祷,还按照传统风俗摔了玻璃杯。 这对情人互相注视着低声说道:“明年在耶路撒冷相见。” 在第二天黎明前,维塔离开了苏联。 没了后顾之忧的库达耶夫很快就成了苏联rq运动的核心人物。 实际上这家伙还真是个当头儿的料,经历旺盛,善于沟通协调,以及相当不错的幽默感。 眼下苏联境内的持不同政见者中最出名的是两个人。 一个是著名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他曾经倍受苏联作协主席肖洛霍夫的保护,但赫鲁晓夫下台后,他的日子越来越难过,1969年被开除出苏联作协;但转年就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咳咳……显然也是个安慰。 其次就是更加传奇的安德烈·萨哈罗夫,苏联氢弹工程的领头人,但后来却成为持不同政见者。 后者每次召开记者招待会的时候,都邀请库达耶夫作翻译。 同时库达耶夫实际上还担任了萨哈罗夫的私人助手,每当来访的美国要人要求会见rq运动组织时,通常都由他负责安排,这让他在境外势力中名气极大。 西方记者,比如《洛杉矶时报》的罗伯特·托恩就多次公开引用库达耶夫的话语和文字来作为有关苏联境内rq活动积极分子的消息来源。 库达耶夫被拘留,被抓起来盘问,也就成为常态,不过都不严重,而且也没收到什么虐待。 尤其是境外势力头子(外国元首)准备来访问时,通常会有大量的西方记者跟随而来,每当这时,当局就会“请”库达耶夫“安静”一段时间,以保证重大外事活动的正常进行。 通常来来说,库达耶夫本事再大,萨哈罗夫在西方再有影响力,但和内务部比起来都是不够看的。 可偶尔也有例外,库达耶夫经常能利用他的好脑子给当局制造点让人哭笑不得事情。 在一次“请他保持安静时”,两个抓他的kgb特工不知道处于何种想法,竟然提出要和库达耶夫玩几把……国际象棋。 显然这两人应该是好手,同时知道库达耶夫在这方面很有才华。 库达耶夫答应了。 不过他也有条件,要挂点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