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深坑堆肥法2(1 / 2)

深坑堆肥法

顾名思义,就是挖一个不漏水不进雨水的深坑。

将人体排出的污秽全部放入深坑当中,当粪便大量堆积之后,其内部温度升高,就会自然的开始发酵。

坑内的发酵温度可以达到五六十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简单省事,花少量的劳动力就可以处理大量的粪便,只要前期把坑挖的足够大就行。

而且完全不需要添加任何发酵剂和添加剂,非常适合眼下的这种情形,因为这里根本没有这种东西。

当然,这种方法的缺点也是存在的。

相较于晒干法和地上堆肥法而言,深坑堆肥法发酵的时间要持续二个月的时间,甚至更久。

确定好发酵方法后,奥丁召集来政务官和建筑工人,将制肥方法传授给他们。

其实整个发酵流程操作起来非常简单,都不需要去管。

唯一的难点就是如何把公共厕所和发酵的深坑融合到一起,且互不影响。

于是,奥丁带着想法,工人们带着工具,去野外找了块空地,开始不断的尝试。

设计考虑的因素有几点。

一是方便居民如厕,上厕所是一件急事,太复杂的如厕流程会打消居民们去公共厕所的欲望,让他们对公厕产生排斥。

所以,公厕的便捷性,是首先要满足的。

二是环境。

粪便在发酵过程会产生难闻的酸臭味,闻久了会让人作呕。

一个宽敞通风的空间,也是要必须做到的。

第三点,要满足发酵的条件。

最起码要能容纳一整条街道居民三个月的粪便量,这个坑要足够深,足够大。

最后一个因素,安全性。

如果上厕所还要提心吊胆的,一个不小心会掉下去被屎溺死,谁还敢去公厕?

所以,坑位的设计要保证结构坚固耐用,不会突然断裂掉下去。

如果以上四点都能满足,那么巨石镇新屯的公厕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厕所,没有之一。

野地外的实验厕所是建了拆,拆了又建,地下的坑是挖了填,填了又挖。

在经过十几天的不断尝试后,最好的设计方案终于被确定下来。

地面上的厕所采用四面透风设计,每一面墙壁都是独立分开的,包括屋顶,所有的夹角处都不封死,以便通风。

于发酵坑坑相连接的蹲坑位结构抛弃木板材料,直接采用长条石垒砌,防滑又耐用。

最关键的是地下发酵坑的设计,经过他多次亲自尝试,最后决定采用不规则倒梯形。

有两个斜面的梯形,呈上宽下窄状,倒置在地下。

一面角度非常陡峭的斜面,位于坑位的之下,斜面利用粪便的自由落体运动,将粪便带到深坑最底部。

倒梯形的深坑与公厕相通的地方,只有那陡峭斜面的狭小交接。

另一边的缓坡斜面则位于公厕后面的空地。

缓坡斜面会被做成可供上下的阶梯,目的是粪坑在发酵完成后,方便工人下坑取肥的同时,又不影响前面公厕的使用。

总的来说,设计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但却满足了以上的所有条件,算得上是一个成熟的作品。

在设计公厕方案的这十几天,奥丁每天上午固定修炼斗气,用完午餐后就去工地亲自监督尝试,几乎一整个下午,都会呆在那。

鲁维德偶尔会陪同一下,然后就要去处理其他的政务,现在市政厅人员有六十几人,在建工程量也是不小,这些事情都需要政务官亲自管理监督。

至于库纳斯则是带领他的民兵团联合巡林队,对风铃草生长地进行初步清理和保护。

虽然魔植无法移栽,但是其生长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