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病急乱投医(1 / 3)

首先发难的是《人民党报》,它在次日头版头条发表题为《冯系军人擅动军队强杀中央大员,军阀力量不除何以捍卫国家尊严》的社论,对张之江、陆承武展开笔诛,更影射此一事件是受冯玉祥指使,或应当追究冯之治军不严之罪,以慰天下。

接着人民党控制下的宣传机构扑天盖地渲染此一事件《京报》、《大公报》、《民报》等皆应声而起,华北第一家无线广播电台“中央无线电台”也用滚动式的新闻播报方式持续给冯军抹黑。

张氏父子通过种种渠道向冯玉祥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在此形势下,冯玉祥必须辞职以谢其咎,否则中央政|府将明令予以撤职,并追究其部下纵兵行凶之罪;若其不然,则为维护中央权威,明令讨伐亦在所不惜!

张汉卿可不是说说,他对冯玉祥在直奉大战中的待价而沽深恶痛疾好久了,一直忍到现在。

现在冯玉祥的国民二军完全处在人民军与奉军的包围之中华中人民军已经枕戈待旦,华北驻军已经几路兵发,华东人民军已经截断其东向的可能,在北、东、中三方面面临极大压力的冯玉祥,除了拼死一搏外,只能向西面的阎锡山求以援手。

其实只是一个徐树铮而已,张汉卿大可不必为他讨这个公道,或者也就处罚陆承武即可。可是他非要这么大动肝火,是因为有各种消息表明冯玉祥手底不干净,这是他非常忌讳的。

除了战后从直系中大捞一笔,冯玉祥还不满足。据人民党中央调查部的情报显示,他从英国购买步|枪1万支,每支85元;子弹200万发,每百发125元;机关炮24门,每门7500元,共计128万元。

这笔账清楚地摆在张汉卿的案头。

在强大的奉系内部,冯玉祥有危机感是正常的。除了晋系,现在基本上中国所有的兵工厂都在奉系手里,他向外买些军火也正常,再说这些军火对人民军而言也没多少有分量的东西。张汉卿所在意的,是英国人变本加厉意图对华干涉,有谋求重新扶植其为代理人的倾向。

联想到直系向为英美扶持,虽然无惧,但总归是一个绊子,让人不爽。

更不爽的是冯玉祥还有勾结苏联的打算,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众所周知的原因,苏联虽然与民国政|府签署正式的外交关系,但内心对其在华的利益被奉系清得一干二净还是十分在意的。张汉卿在外交强硬的同时也让苏联十分忌惮,因为如果奉系最终统一中国,将在东方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国家。

从其对中东路的执著,对摩阔崴、呼伦贝尔、外蒙古(此时这可是中国领土哎,毛子也敢混为一谈)局势悍然军事处置的决断看,其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在能够不伤及其利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和平相处(这不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吗?)。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统一对其不利。

而且苏联的这一政策是一以贯之的,在正史上,他积极承认日本人扶持起来的满洲国,目的就是用分裂|中国来满足日本的胃口,达到苏日和平的目的的。

在苏俄没成气候前,它强烈地盼望中国能够强大起来给它以助力,然而当中国真的强大起来时,它又从长远考虑想对其进行牵制。这就像那部著名的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所提到的人类行为学第一课“你朋友不及格,你感觉很糟;朋友考第一,你感觉更糟!”

为了稍做牵制,所以苏联政|府对活跃在中国各地的军阀力量都进行了不倦的沟通,也有许多“友好”的举动它四处向这些武装势力赠送或者低价贩卖军火以维持与其的“友谊”。

还在直奉控制中央之时,苏联(当时还是苏俄)就对孙逸仙的援助诉求大感兴趣,差一点接下孙逸仙“从蒙古或新疆经甘肃”援助其军火的差使。后来经过缜密的分析得出结论以中国少帅对此两地的控制和重视力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