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接班人(上)(1 / 2)

为了扶持这个长子,张作霖是煞费苦心。从奉天讲武堂筹备开始,他就为张汉卿安排了。

老张知道一个人想成就大业,单枪匹马肯定不行,得有人帮忙。这些帮忙的人,按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团队。只有有了自己的团队,创业才成为可能。

张作霖的身边就有这么一个团队。

他起家靠的是张作相、孙烈臣、张景惠、汤玉麟等一干拜把子兄弟,这些人成为张氏团队的早期人员,也是核心人员。在这个“保险队团队”的努力下,靠着几把,从穷乡僻壤来到奉天这个大都市,开创了威震民加的奉系,张作霖是其中的天然领袖。

虽然汤玉麟中途离开,但是张作相、孙烈臣都已经做到方面大员,完全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就是张景惠,也是奉军中的中流砥柱。

可张汉卿呢?可以说是纯正的富二代、,含着金钥匙长大的。说他是公子哥,也没什么不妥。张作霖明白,自己活着,大家还尊你张学良是大公子,可真等我故去了,人家会怎么待你呢!

别看张作霖今年只有四十三,可他的忧患意识却是很强的。他的势力的扩张伴随着危险,发迹前为争地盘与人决斗,身受重伤但命大,干掉对手并获得对方的七八条人枪。但是今天赢了,不代表明天不输,土匪出身的地位卑微,没有家族底韵,他们一输就是掉脑袋的。“我家上辈子的人,没有一个是正经在床上死的。我父亲一提这个就掉眼泪。”这是史上张学良的原话。

张作霖痞子意识中常怀着一颗朝不保夕的恐惧,所以他对张汉卿的培养是不遗余力的。特别是做了督军以后,这种想法更加强烈。张汉卿出道后能够顺风顺水做这么多事情,当然绝大多数是他的两世为人的智商,但是不能否认张作霖全力支援的功劳。

从清末历史中走过来的张作霖尽管文化很低却有他自己的认知,正是清廷几代小皇帝使得庞大的帝国一朝崩溃。要保有张家长盛不衰,接班人必须选好且必须及早定下。加上这个时代的人限于生活条件寿命并不长,虽然以张家现在的条件,普通疾病已经不成为大碍,饥饿更不会成为问题,但是张作霖还是决定在他有机会的时候提前给他铺路。

张汉卿想顺利接班,首要条件是接班人必须有自己的团队。这一点,古今中外的例子俯拾即是。李世民能顶着“杀兄弑父”的罪名顺利成为一代英主,关键是有尉迟恭、侯君集、李靖等天策府十八学士的鼎力支持;曹丕能够在曹后成功逼近汉献帝禅让,靠的还是跟着父亲南征北战培植的亲信华歆及一帮老臣子。

反面的例子也有,明太祖没给建文帝留下几个得力的文臣武将,导致朱棣一起兵,江山就易主了。虽然从理论上讲都是老朱的后代,可是理还是这么个理。自小熟知三国、隋唐演义等的张作霖怎么不明白其中的诀窍呢?

有枪便是草头王。要让张汉卿接班,就得让他掌握军权,要掌握军权就得当兵。可真要张汉卿派去当个大头兵,却是不可能的,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先例可循。你见过历史上哪个太子、阿哥从小兵干起?还不是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亲王、郡王了。这种事,只有在西方的王室贵族中才有可能,比如,英国的哈里王子就被派去阿富汗打仗。

在中国人看来,让子孙从大头兵干起总不是那么一回事,直接派去当高级军官,也不是没有先例。但在奉军那种讲究资历的地方,保险队起家的老人们是不会买张汉卿账的,结果是树立不起威信,和没去一个样。最好的办法是进军校。

军校毕业后再出来当军官,一来,军校可以使张汉卿接受初步的军事教育,知道打仗是怎么一回事;二来,为将来奉军的改头换面做准备。当时奉军匪气十足,官兵虽然枪法准,但军队作战毕竟不是打家劫舍。

拿破仑说过“两个马木留克兵可以对付三个法国兵,但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