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皿煮集中制的第一次实践(1 / 2)

张汉卿的信心有些感染了焦头烂额中的张作霖,他对张汉卿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很欣赏的。这个小六子,不知什么时候,身边团结了很多能人,之前想都想不到。他的鬼点子也很多,经常出人意料,不知道这让自己头昏脑涨的金融市场,他有什么办法没有?他充满期待,尽管张作霖不太相信张汉卿有这个能力毕竟是另一个行业,不是他的权势可以轻易扭转。

张汉卿还真的有办法,他就是为此而来的。金融秩序不好,会极大地影响土改的成果,也会让老爸的称雄之路变得漫长而曲折。

当张汉卿慢慢解释当前金融紊乱的原因时,张作霖和一干财政要员的心也随着张汉卿的话渐渐淡定了。当他提出三个方针后,各人都在思索,原本各有主见的精英大会,难得地竟然冷场了。

当然不乏有人大摇其头这三条好是好,但等于没说。事情难就难在这些地方啊!

“那些商人要真能够不兑现奉小洋,就没有今天这档子事,汉卿说了等于没说嘛!”

“换新钱是换汤不换药,若是这就能平息挤兑,老百姓也太好糊弄了!”

“没有真金白银,谁去用你的新钱,擦屁股还嫌硌得慌呢。”

下面乱乱糟糟,有些素来对少帅不感冒者乘机发难,现场秩序一片大乱。

张汉卿微微一笑,没办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自己现在实力还没到能够镇住这些老将的地步,回敬是最不明智的也是最没意思的,只有施展本领,让他们心服口服,才是最好的用人之道。不然,就凭这身份,想让别人敬若神明,那没有天理,是鬼,不是人。

他对着张作霖说“大帅,专业领域的事,还是交由专业人员来处理。大帅手下的叔伯们打仗有一手,于金融方面的事还是比较陌生。学良建议,我们成立一个财政委员会,召集经济、金融、财政界的高手专注于解决这次危机,也减少人云亦云的无用口水。”

在公开场合,他是称呼父亲的官职的,显示这是公事而非私情。提出这一看法,乃是因为与会的多是奉天的军政要员,特别是二十七师中的骨干占了很大部分。军警分离之后也要军政分离才好,一是减少军官们在政治上的发言权,二也确实是闲杂人等太多了。

老张对儿子的一些办法还是很赞成的,比如说实行委员会制。这样一是可以限定相关专业人员、人尽其用,而不是人为地制造噪音;二是委员会并不会冲击各政|府行政机构的原始职责,平时只是由各相关部门调人挂个牌子,但需要时可以架空一些职能部门,张汉卿的“土改委员会”就涵盖了农业、水利、司法、民政数个部门,但掌权的只是张汉卿的一套班子;三是与会人员的资格由他来指定,可以最大限度地集权;四是参与人员少,机密保守的可能性就越大。深谙用人之道的老张对儿子的创意非常赞同。

经过权衡,张作霖果断地留下了一批“相关”人员王永江,他是警察厅长、暴力机关的负责人;王瑞之,他是奉天高等审判厅推事(相当于主审法庭的法官);王树翰,财政厅长;刘尚清,东三省官银号总办;杨宇霆,督军署总参议(相当于秘书长),以及张汉卿和自己。这七个人组成奉天财经委员会,在张汉卿的建议下,财经界的泰斗刘尚清任主席。

张作霖第一次在自己出席的会议上坐了陪席,这在他从政生涯中是第一次,觉得奇妙得很。能够在一些很重大的事件上听众专业人员的指挥,他觉得自己领悟到了“无为而治”的精髓,在张汉卿的建议下,他在其后的很多事情上都能做到放权,从而有更多的精力从事他最为擅长的领域,比如政治与军事。

这个委员会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皿煮集中制的实践,之所以张汉卿担任主席的“土改委员会”不能算作,就是因为张汉卿是主席,且大小事情都是由张汉卿最手拍板。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