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李适挖人中(3 / 5)

,但这时代的统一度量衡在常用领域还行,但是越是精密的研究,就会越发现度量衡所带来的问题。

《孙子算经》卷上说“十粟为一圭,十圭为抄,十抄为撮,十撮为勺,十勺为合。”

但粟本身就是大小不一,以这个作为标准,到合最后得出的大小肯定会出问题。

李适也曾经想到过统一度量衡,比如用米,但没有适合的标的物,李适完全不知道一米到底有多长!

所以李适便需要这些专业的大匠来研究出最适合的度量衡体系了。

李适唯一给他们的意见就是,加油哦!我相信你们能行的!

便拍拍屁股走了。

当然,虽然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出合适的度量衡,但李适偶尔也会抓着这几个大匠做别得事情,比如说杨易研究很久的纸张或者脚踏式的织布机。

不得不说,这些几乎算得上是国家级人物,在面对如何建立一个精确的度量衡体系的确抓瞎。

但涉及到实物改进时,他们马上发挥出无愧于大匠的才能。

基本上杨易等人被随意的点播了几下,便有拨云见日的感觉,进展都十分迅速。

不过马德衡还没有来得及飘飘然,便被现实拉回怎么样确定度量衡的问题上了。

实际上,这些大匠们倒是非常乐意做这个工作的。

因为这种秦国的度量衡统一后,如果自己能拿出更优秀的度量衡标准,那自己肯定能名留青史。

对于一个大匠来说,制作东西有什么意义,自己要青史留名才是正事啊!

一个个开始尝试各种各样的办法,去想办法确定最初的度量。

那通红通红的眼神,就算是李适这个龙将看了都有点怪害怕的。

但没有办法,度量衡这种东西,肯定要有人填进去的。

就好像是研究牛顿力学,前面也填了不少的科学家进去,一直到牛顿出现才有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说。

而度量衡对李适的最大意义就是,没个标准度量,想做流水线都没办法去做。

毕竟每个人说的单位都一样,结果真动手起来误差有个几厘米,这还怎么做流水线啊。

总之,李适看着马德衡等人带队加班加点做研究是真的感觉到心疼。

李适唯一能做的就是这些大匠们吃好喝好,思索着要不要给他们安排美女鼓励师,鼓励他们加班。

反正你们失眠了,头秃了,甚至氪命了都不要紧,只要你们把这度量衡给弄出来,以后所有工匠都必然会记住你们也度量衡事业做出来的贡献的。

最重要的是,我能上流水线了。

李适看着这些工匠们在房间里面加班加点的计算着,怀着自己若多看几眼,怕是连自己都会燃烧起来的沉重心情关上了工作室的大门。

鸡血打得太高,自己都有点受到影响了,还是先吹吹风冷静冷静。

然后李适便又去找张道渠去了。

“李适中郎将您又来了啊!”张道渠看着李适,多少有点哭丧着脸。

“怎么不想要见我?”李适看着张道渠说道,心中不由想着当初你收钱收的很爽快的啊!

“李适中郎将,我们少府是真的腾不出人手来了,您悠着点啊!”张道渠说道。

嗯,因为李适钱给的大方,但人也挖得狠啊。

虽然对少府挖人不是什么大事,但少府的大匠们都是有编制有工作的,你不能挖得影响少府的正常工作啊。

就好像是,你割韭菜归割韭菜,但你不能把韭菜的根都给割了,那就没下一茬了。

“这次不是来挖人的,是想要跟您打听个消息!”李适不由对张道渠道。

“呼!”张道渠微微松了一口气,道,“还请中郎将直说。”

“请问神洛这边谁的水利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