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吾辈必死于腐儒之手(1 / 3)

有一群人,他们不是为了失败而苦恼,而是为了失败却找不到借口而苦恼……朱允炆登基之后,尽数罢黜老臣,大力提拔清流,原本在清水衙门坐冷板凳的,一下子都炙手可热起来。

尤其是科道言官,更是说话声音比谁都大。

正是他们一直替太孙殿下周旋,才迫使先帝不敢易储,如今太孙登基,他们就是最大的功臣……坦白讲,这帮人的说法未必没有些道理。

但朱允炆当了皇帝,可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就拿当下来说,四面八方,全都造反,藩王宗室,联手发难,百姓民怨沸腾,议论滔滔。

谁也不能躺在功劳簿上面,偏偏面对这么个烂摊子,他们又拿不出好办法。

既然没有好办法,那就骂人呗!

徐辉祖很不幸就成了最好的目标。有人就说,徐辉祖是燕王的大舅子,早就居心叵测,让他领兵,只会葬送了江山社稷。

没准他已经跟朱棣勾结在一起,应该尽快斩杀,以除后患。

还有人说,当初柳淳对徐辉祖有恩,给了徐家那么多好处,徐辉祖是打算替柳淳报仇,故意踟蹰不前,耽误国事,用心何其歹毒……

面对汹涌的攻势,朱允炆也扛不住了。

“两位先生,你们看该怎么办?”

黄子澄忙道“陛下,徐辉祖入川有了两个多月,还没有任何的建树,反而处处受制,川南之地,尽数叛乱。纵然没有二心,也是无能之人,臣以为应该另派一位大将,尽快扫平巴蜀叛乱。万一继续糜烂下去,牵连到整个西南半壁,那就……不妙了。”

要说朝廷都是笨蛋,那也未必,比如岷王朱楩能成功举事,肯定跟沐春有关系,这是公认的事情。

但问题是要不要把沐春当成叛贼,要不要讨伐云南,在朝廷还有许多争议。

云南的问题不是兵马战斗力多强,而是道路艰难,环境恶劣,地形复杂,官军进了云南,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当年唐朝征南诏的旧例还在那里。

所以朝中倾向于安抚住沐春,这也是派徐辉祖入川的主要考虑。

可问题是徐辉祖的表现,太让人失望了。

“陛下!”

方孝孺突然跪倒,“启奏陛下,徐辉祖精通兵法,绝非寻常人能替代。更何况蜀道难行,徐辉祖入川时间不长,人马疲惫,未曾恢复,粮草调运,也未必齐全。不如再多给他一点时间,让他戴罪立功,才是正办。如果贸然更换了徐辉祖,谁又能代替他?”

老方依旧是仗义执言,可黄子澄这一次不愿意让了。

“方公,你说的固然有理,可就怕徐辉祖不是真心,十几万大军,假如他投靠叛逆,朝廷又该如何?”

“黄大人,徐辉祖妻儿老小都在京城,他如何能反?”

黄子澄冷哼道“就算不反,养寇自重,也是有的!”

“你!”

……

这俩人几乎吵了起来,朱允炆连忙摆手,“二位先生是朕的左膀右臂,切莫伤了和气……你们的担心都有道理,既然如此,那不妨派一位监军吧!”

提到了监军,黄子澄忙道“陛下,景清景大人忠心耿耿,清正廉明,可以监军!”

朱允炆一想,也就点头了,“那好,就让景清立刻入蜀吧!”

方孝孺想说什么,却发现朱允炆已经甩袖子离开,黄子澄一脸得意。

头些日子,方孝孺总是嚷嚷着变法,陛下也被他带过去了,这段时间陛下似乎清醒过来。要对付朱棣,就必须集中力量,拉拢一切支持者,尤其是士绅官吏。至于变法,只能放在第二位了。

方孝孺是越来越心累,变法大业举步维艰,天子又渐渐疏远,真不知道风雨飘摇的朝廷,究竟会走到哪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