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国家队选拔赛(《梦想充电站》小康梦!)(2 / 2)

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技术差距,迄今为止尚无国内智能车辆参与国际智能车比赛活动,但相关技术研究近年来发展较快,取得了一些有代表性成果。

吉林大学是我国最早的智能车研究单位之一。王荣本教授带领的智能车课题组从上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智能车自主导航的研究,在环境感知、导航技术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研发出的智能车具有遥控驾驶和自主行驶两种方式,可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己按照驾驶标识路线前进,同时已具备简单环境中的直线、弧线行驶等功能。

水木大学计算机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视觉导航系统和临场感遥控系统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其研制的清华移动机器人tsghuant v,thrv智能车在结构化道路上自主驾驶跟踪车道的平均速度已达到100kh,最高时速可达到150kh。

水木大学汽车系‘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教授主持研制的thasv 智能车侧重于汽车主动安全研究,在视觉导航、主动避障、离线报警等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研究成果,目前正在进行智能巡航控制系统、前碰撞预警系统等技术的实用化工作。

国防科技大学的贺教授带领的智能车课题组也是我国较早进行智能车研究的单位,该课题组参与了1995 年国科委和 2005 年军队相关项目的智能车关键技术研究,2003年与第一汽车集团联合研制的智能车 ca7460 在长沙实验成功,其在高速公路上最高稳定自主驾驶速度为 130kh,自主驾驶的最高时速可达 170kh,并具备安全超车功能。

浙大智能与通信系统研究所顾所长曾承担国科委“军用地面智能机器人”项目,所研发的智能车直线跟踪速度达到 20kh,避障速度达到 10kh。

此外,沪上交通大学、长安交通大学、京都理工大学、汉武大学、湖南大学、军事交通学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近年来都开展了智能车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尽管如此,国内针对智能车的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将智能车置于正常交通流中,并像有人驾驶车辆一样,服从交通规则,适应周边环境,尤其是对周边车辆的交互车灯、笛声的提示等行为要求,做出响应决策,最终在城际公路和城市道路上安全平稳地行车,仍未实现。

究其原因,智能车缺乏对周边车辆驾驶行为、意图的识别与理解,以及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合理响应行为的决策能力,也即智能车缺乏与周边其它车辆的有效交互与协同。”

(未完待续)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