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郫县种田(2 / 3)

凉籍贯东州兵、青羌兵,也有一两万可以重新征发训练,另外,再从板楯蛮和未来的南中蛮部凑三万人。如此,共计汉蛮精兵十万,务必要达到以一敌三的精锐程度和器械武备,才能在主动翻山进攻董贼的二十万西凉军的情况下有较大胜算。还有,最近发现高顺颇擅用兵,这两年他也不必出战了,让他陪你一起练兵。”

刘备说完后,李素跟着说“练兵驻地,倒也不必在成都,一来成都富庶繁华,容易让士卒分心。二来兵源多是来自巴郡和南中,练兵地适当靠近兵源地更好。

之前我跟主公商议,最好在僰道、江阳择一两处练兵。首先僰道等地位于岷江、长江入口,成都平原物产、粮草可以顺岷江运下,运力成本最为节省。二来南中物产与蛮兵也可顺江至僰道,全程没有逆流而上。

至于江阳的好处么,虽然在僰道下游,但离巴郡板楯蛮聚居区近些,从江州而来的物产、兵源运输损耗更低。另外江阳沿洛水,江阳与上游的汉安两地,都是井盐产地,腌制军需贮存也比较方便。未来可以把东州兵和板楯蛮放在江阳练,本地汉兵与南中蛮放在僰道练。”

关羽捋髯思索,觉得十万汉蛮精兵,基本上也把成都平原大部分的剩余财力耗费了,确实不能再扩充规模。

刘备最后拍板“那云长就先在成都歇息月余,四处走走,把刘焉留下的东州兵兵源筛选一遍,挑出要训练的,到时候入秋带去僰道、江阳。伯雅秋收之后,也要去平定南中,能寓练于战那是最好,适当把新兵拉出去见见血。”

关羽领命,这场非正式的定策饭局就算结束。

……

关羽回去歇了一夜,第二天就被邀请先去李素的封地看看,开开眼界,看看李素入川后第一年,在自己的封地上试点了哪些种田成果,出产了哪些对精兵强军有帮助的玩意儿。

关羽反正还在假期,倒也乐得熟悉一下情况,就带着几个随从,骑着马去了。

离开成都,沿岷江溯流二三十里,就到了郫县的李素封地。走在田间地头,他老远就看见岷江和其他被都江堰分出来的支流上,多了很多水利设施,还有李素的幕僚、兼任郡丞的诸葛瑾,在亲自督造兴修水利。

汉朝人种田,因为还没精耕细作,也没有一年两季作物,所以夏天反而是相对农闲的时候,只有春耕秋收最忙。

在双季稻的朝代,夏天要抢收抢种,“双抢”简直能累死人。现在夏天只要锄草灌溉,空下来就可以稍微征发点徭役。

关羽看到诸葛瑾,还善意地打招呼“子瑜,听说你是郡丞了,怎得还亲自操持这些小事。”

诸葛瑾捋起沾了泥巴的短袖,笑道“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干大事就得抓试点。今年虽然才试点侯府封地周边的数十万亩,做得好了却能向全县、全郡推广,当然要亲自细算账目、斟酌损益了。

这样才好算清,修水车、造磨坊、锻坊等项目,要几年才能收回投入的本钱。如果要五年八年甚至十年才见利益的慢事儿,碍了征西将军的北伐筹备大业,那就不急于一时投入了。”

关羽点头微笑“你倒是能吏。”

诸葛瑾见关羽看到什么都好奇,就一一给他介绍,他先指着渠边的新式水车,也是如今李素封地田间最常见、最泛用的设备,说道

“此物名叫翻车,其实负责屯田的国都尉去年在葭萌就有试制过,但还不完善,是这几个月伯雅兄亲自督造、改良后,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李夫人还专门为这些东西在写一本新书,书名听说叫《天工开物》,要补足前两年写的《农政要术》的缺漏,专门搜录记载工巧器械之术。”

关羽看了一下这些被叫做翻车的新式水车,跟传统就有的轮水车相比,最大的特征是做成了履带式的,可以增减挡水板,也就可以加大或者降低水流的冲击力和汲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