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8章 绝人之路(1 / 4)

“禀上将军。”

听闻柴武相问,舒駿不假思索的一拱手,面色略有些凝重道“这几日,材官校尉驻守北墙,伤亡者甚巨。”

“末将担心今明两日,北墙防务或有所不稳。”

说着,舒駿便稍回过头,跟身后的何广粟眼神交流一番,便向柴武又一拱手。

“听闻今日,少府所制三棱箭矢运抵马邑······”

“末将斗胆,恳请上将军拨三棱箭矢若干计,以为材官校尉强弩司马守城之用。”

言罢,舒駿便略有些尴尬的低下头,等候着柴武的答复。

虽然说,这已经是舒駿第二次因为弓羽箭矢的事找上柴武,但相较于上一次,舒駿这一次的诉求,其实是略微有些逾矩的。

舒駿上一回找柴武,是单纯的需要补充弓羽箭矢,虽然有一些‘找错了人’的意味,但按战时特事特办的逻辑,也勉强还算得上正常。

但这一次,舒駿的诉求却不是常规的箭矢补充,而是希望得到杀伤力更大的三棱箭矢,以此缓解防守压力。

而防守部队运用什么武器,如何排阵布列,虽然理论上属于舒駿这种一线将领的决定权,但在实际上,主帅还是能对类似的事物产生巨大的影响。

就好比在后世的近代战争,李云龙再怎么牛逼哄哄,在平安县城外打的再怎么酣畅淋漓,战后也还是要找旅长解释一句哎呀,事出紧急,俺手上有没有电台,实在是来不及请示啊······

同样的道理,在马邑保卫战当中,舒駿虽然被全权授予北墙的防守事务,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是会受到柴武的节制。

举个例子舒駿率部防守北墙,匈奴人攻势强劲,战况惨烈无比。

这种时候,舒駿能决定的,只有很具体的战斗方式,如巨盾、强弩两部司马如何分工,如何轮换等。

但在相对不那么具体的战略层面,舒駿的自主权则十分有限。

在接到军令之前,舒駿没办法全权决定是继续防守还是回收防线,是退下城墙还是追出城外。

自然而然,弓弩部队要不要用三棱箭矢这种堪称奢侈品的大杀器,也同样不是舒駿所能决定的。

倒也不是说,舒駿一介校尉,连申请武器装备的资格都没有,而是配备三棱箭矢,对马邑北墙的守军没有太大,太直接的战斗力加成。

相比起如今汉室军队常规配备的锥形箭矢,三棱箭矢在射入敌人体内的那一瞬间,其杀伤力和锥形箭是几乎没有差别的。

也就是说,一个匈奴人被锥形箭矢射中,和被一支三棱箭矢射中,所受到的影响是几乎相同的——射到要害就失去战斗力,没射到要害就还能继续作战。

只是比起锥形箭矢,中了三棱箭矢的匈奴士兵,会由于三棱箭矢的构造以及箭身的三条放血槽,在更短的时间内丧失战斗力。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锥形箭矢和三棱箭矢的区别,其实类似同一种箭矢的两个版本低配丐版,和萃毒高配版。

二者的差别,也主要体现在具体用途——锥形箭矢建造容易,成本低廉,适合用于箭矢消耗巨大的城池防守战。

而三棱箭矢杀伤力更大,具有类似‘沾之即死,触之即亡’的效果,适合用于以杀伤地方有生力量为目的的围歼战、伏击战。

说的再简单点就是作为马邑北墙的防守力量,材官校尉的任务根本就不是对城外的匈奴人,造成多么严重的杀伤,而是只需要保住马邑不失,保证匈奴人无法杀入城内即可。

既然材官校尉的战斗任务是‘把城外打算攻城的匈奴人堵在城外’,那普通的制式锥形箭矢,就已经足够用了。

这也是舒駿为什么会在提出‘希望得到一些三棱箭矢’的诉求之后,会感到些许局促的原因。

——从严格意义上来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