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石匣底部,刻的字还不少,一共十四个,竖成一列。
吴大志立即上前蹲下身来,权浩然也蹲在了另一侧,其他人辨识这种战国末期金文的水平自是没法和他俩比,自觉往后让了让。
吴大志从第一个字开始看,权浩然却指着最后两个字大叫一声“果然是巨阙!”
其实,这最后两个字是“钜缺”。
巨阙,最初好像真应该叫钜缺。现在叫巨阙,不知是从古代何时起约定俗成的。
巨阙是欧冶子所铸,命名却是越王。
随后,吴大志将这十四个字部认了出来,其实也是对“钜缺”的解释。
这十四个字是穿铜绝铁,胥如粢米,越王故曰钜缺。
当然,这十四个字是那帮奇人异士刻的,可人家是战国时期的人,又得到了巨阙剑,那是很有发言权的。
这十四个字的大致意思是用此剑穿铜也罢,断铁也罢,都如同砍米糕一般,所以当时越王为之命名“钜缺”。
“钜”的意思是坚硬的铁,这把剑能使坚硬的铁“缺”,才叫“钜缺”。
这把“钜缺”,就是传说中的巨阙,战国末期就已被秘藏的巨阙。
取鼎之前,竟见巨阙;众人的情绪,在走向三间正房的时候,已经被烘托到了一个极高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