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项目进展难,传说“王屋山”!(1 / 2)

凡人的征程 晨戈 2138 字 2021-11-12

水泉村的学校在村子正中央,原来的破旧青砖堆砌的教室早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三层的白色的教学楼,还有几栋翻新的红砖平房,作为教师办公、宿舍、食堂用的。

下午两点半,秦楠到学校张民兵校长的办公室,把钱交给他后寒暄了两句,没多做停留便走了出来。

“秦楠,是你吗?!”秦楠的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秦楠回头一看,惊喜道:“新民?”

“秦楠,真的是你啊!”赵新民快跑两步,激动地握住了秦楠的手:“老同学!好久不见啊!我们得有三四年没见面了吧?”

秦楠也激动的握着这个同窗九载好友的手,相互关切的问了几句。

两人约好过两天好好聚聚后,秦楠便离开了学校回家了。

接连几天,日子简单而充实。

晚上修炼,白天陪陪父母拉拉家常,和村里的大小简单的聚了聚。

一天中午,一家人正吃饭时,大学里来了电话,是中药学专业的同学钱进打来的。

电话内容很简单,一是,问候了秦楠父亲的病情如何;二是,他们配合章闻天教授关于中药杜仲的规模培育实验最近仍然没有最新的进展,让秦楠不要着急回去,安心在家陪着老人。

秦楠哪能不明白钱进的话里的意思,肯定是实验出现了困难,章教授肯定急的不行,否则钱进也不会来打这个电话了。

钱进的性格秦楠非常了解!典型的一个学习疯子,实验狂人,除了学习和钻研外什么也不感兴趣。实验没有进展,他肯定比谁都着急。

章教授授意钱进打来电话,无非是探探秦楠这里有没有新的思路或者突破口,看看他能否尽快返校一起商量对策。

秦楠也是一阵的头疼,虽说之前他和章教授、钱进的研究的课题有了一定的进展,发表的论文也引起业界的重视。

但他们都很清楚,后面项目进展所面临的困难到底有多大。

“中医亡于药”的说法早已流传千年。

先不说中医失传了多少巨著良方,就算是完整的保留下来,但是成千上万种中药也不能实现规模化的有效培育、种植,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就成为制约中医药快速发展的严重掣肘。

毕竟“十方九草,无草不成方”的现实情况摆在这里,足以说明中草药的规模化发展是制约和促进中医发展的重要因素。

秦楠心里着急,但他也是束手无策,暂时也无法顾及了。

在神秘空间里,秦楠躺在一张泥沙构造的吊床上冥思苦想。

想了半天,项目实验问题也没有结果,只能无奈的暂时搁置了。

他又想起九转回阳汤的药方,又是一阵心烦意乱,天杀的知道从哪里才能弄到那几味特殊的药材。

想着想着,秦楠忽然又想到了王屋山,脑海里突然冒出了那个古老的传说。

听老辈人说,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举国上下大炼钢铁,东北、华北煤炭供应不足。

为了加快煤炭由中西部的产煤大省栾西省向华北、东北运输,必须开辟新的运输干线。

打穿王屋山,建立洞涵隧道,再也不用绕道王屋山沿山而行的跋山涉水了。

为实现这一战略,国家立令金华省省委立刻成立项目组,派省里地质学家、设计院等一干专家教授驻扎在水泉村,考察王屋山山石构造和地质情况。

专家们整天的在山上跑来跑去,钻山洞,采矿石,搞勘测,搞了两个月,最后全部撤离,上报省委项目失败。说上报原因就三条。

一,是山洞内具有天然磁场,大型设备无法作业,人在洞里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

二,山洞内岩石硬度太高,据说比金刚石的硬度还要高出百多倍,即使没有磁场影响,也无法进行挖掘,就算tnt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